1)第64章 剪辫令(求追读,求推荐票)_我重写了家族历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剪辫令(求追读,求推荐票)

  仍是大约五日后来去取照片,和先前没有什么变化。刘昌达摸出自己的钱包,付了款项,大概是五元七角钱。

  听到这个价格,徐二愣子吃惊了。

  他从七月份到县衙工房做活,到现在有了四五个月,可赚取的钱财亦不过两元多一点。这一次的花销,足以抵过他数月的工钱。

  ……

  “太爷爷,照一张相那么贵吗?五元七角钱?”

  这个数额,令徐晴咂舌不已。她听老爷子讲了这么久的故事,哪能不清楚一元钱的购买力。

  老爷子一个月才能赚五角钱。

  若是以古今的薪资对比,照几张相片就要小几千块钱。这般巨额的支出,难怪老爷子舍不得照相,只得先生带过去才能照几张相。

  “时代不同了。”徐建文终于有了插话的余地,他训导徐晴道:“我以前也没钱照相,八几年的一张照片二十块钱。你不记得了,以前有走街串巷的照相人,他们牵着骆驼,或者马,零几年吧,坐在骆驼上面照相一张三十元,在旁边照相,一张十五块钱……”

  零几年大部分人的工资也才一两千块钱。

  照一张相也算是较为奢侈的家庭支出。

  “爸……”

  徐晴叫了一声,心情略显复杂“你这么一说,我在家里的相簿里确实没翻到你小时候的照片。”

  本是一件寻常至极的小事,没人会留意太多。可直到老爷子提及此事,再一对比,却会恍然发觉,时代到底是不同了。

  家里相簿存有的幼龄照片,并不多,基本都是他们小一辈人的。

  “当时牵骆驼的照相人来了,你哭着缠着我,说要照相,一张照片大几十块钱,我哪里舍得这个。”徐建文提及此事,心里莫名生出一团无名火,他小时候对徐晴这么好,长大后怎么变了,“我算是混得不错的了,咬了牙,掏出了私房钱,让你坐在骆驼上,给你照了张相,别的孩子,呵,他们哭,顶个屁用。”

  一张照片三十块钱。不贵,却也不便宜。

  很少有家长会愿意为了孩子的一时哭缠……,而花三十块钱去照一张相。

  至少徐晴的妈就不愿意,不得以,徐建文只能掏了私房钱,满足了徐晴那时的央求。而更多别的家长,选择了无视……。

  “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你和孩子说这些干什么。显得你能耐。”徐蓉瞪了一眼徐建文,不悦道:“老大的人了,老和孩子计较算什么事。”

  徐建文焉了气,坐在马扎上继续一言不发。

  “太爷爷,那照片呢?有没有存下来?”徐晴收拾好了心情,反正她对徐建文的愧疚和不满也不是一时两刻了,这点事还不至于让她软了“铁心肠”,她转而提及到了老爷子的照片,“我想看一眼师娘和先生……”

  先生和师娘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只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