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9章:何为有才?嘴炮技术过硬(第3更)_这个天下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大厅内响起了肖天成的声音。时间已到,歌舞散去,开始点评诗词了。

  “先听听诗词如何。”荀青便没有继续多言。

  此时,整个楼内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诗会上。

  肖天成说道:“诸位,已经有很多公子作好了诗词。我们已经根据诗词内容,分好了类。现在有请国子监的林晓博士,为大家揭晓“祝寿诗词”中的所有诗词,并点评诗词!”

  贺声中,林晓上了台,拱手对所有人示意。

  让国子监的博士来念出诗词,并点评诗词,可见这场诗会的正式,也能看出这位萧家公子的手段。而且让堂堂国子监博士评定,也能让众人心悦诚服。

  随着林晓上台,身后还跟着几位妙龄少女,手中端着盘子,上面放着在场人作的佳作。

  诗词还未念出,大厅内的读书人就已经议论纷纷。

  “哎呀,连林博士都请来了!林博士号称诗词一绝,由他亲自点评诗词,可是做诗人的荣幸啊!”

  “今晚这场诗会,明日必定广为流传,不知谁能拔得头筹!”

  “真让人期待啊!”

  议论声四起时,林晓博士拿起了第一首诗词,笑道:“诸位,便有林某代为念出这一手祝寿诗词!”

  “第一首诗词,来自孙田阳,名为《天伦》:沧桑变幻人不老,福泽绵长永安康。世道天伦合家兴,只愿年年摆寿堂。”

  念完后,林晓点评道:“此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是天伦之乐。但辞藻一般,林某看来,只能为下上品。不知诸位可有其他意见?”

  环顾四周,众人议论纷纷之余,没有敢提出反对。

  随后,林晓进行下一首。

  沈宁既然不愿出风头,自然提不上兴趣。

  听到了几首水平一般的诗词,沈宁顿感无趣,自己好歹是被唐诗宋词大家的诗句洗脑过的,已经对普通的诗词免疫了。

  邱时刚跑出去好一会,待祝寿诗词的点评结束,才一脸蜜汁笑容返回。

  “沈兄弟,可听到喜欢的诗词?”邱时刚问道。

  沈宁摇了摇头,道:“邱公子没有送上诗词呢?”

  “送上了,不过我做的诗词是‘开太平’,还没轮到我呢。”邱时刚说道。

  此时平台上,林晓博士下去,又请来了一位老者,是皇都有名的大儒,擅长诗词,由他点评第二道题目,“破敌”。

  很多人都作出了诗词,不过能入这位大儒法眼的寥寥,基本都是下品,只有几首是中中水平。

  很快,诗词来到了第三个题目,“读书”。

  书中自有黄金屋,水中自有颜如玉,这个题材的诗句更多,这一次,请的是一位中年先生。

  沈宁也不认识,但听邱时刚说,也是皇都有名的才学之人。

  其实文无第一,人们对才学渊博之人的定义划分很模糊,似乎只要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那他就是大儒。

  通俗点,就如同孟良辰,当年年纪轻轻假扮孟家弟子,舌战群儒,一战成名,年级轻轻就入了大儒之列。

  而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你就得说得过人家,更通俗点讲,那就是嘴炮技术过硬。

  谁的嘴炮厉害,谁的才学就了得。

  但文人的嘴炮和骂人完全不同,就算要骂人,也不能直接干你老母,也得换个文言方式,比如:我和你母亲情比金坚,奈何你父亲横刀夺爱,你可否叫我王叔叔?

  很快,前三个诗题都结束了,来到了“开太平”。

  这一次,楼上的荀青正下楼。

  台上肖天成也说道:“诸位,最后一道诗题的点评,有幸请到了荀青大人,下面让我们恭请荀大人上台,为我们一一点评。而这最后一道‘开太平’的由来,相信在场诸位都知道的,那还源自几天前荀大人在国子监的授课!”

  此言毕,瞬间引起轰动,整个摘星楼内议论声四起。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