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360章 赚翻了_我的姐夫是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社会和商业社会最大的条件就在于时间的观念。

  在后世,人们总说某些落后之地的人没有时间观念,这其实并非是人种的诧异,而在于……这些落后的区域,他们普遍没有较为准点的交通措施,譬如同样一批货,从此处运到彼处,在没有火车之前,往往可能中间的误差会高达十天的时间,有时快一些,半个月之久,若是中途遭遇了变故,则可能一月。

  这对农业社会的人而言,可谓是习以为常,耽误几天事的功夫而已,可对于整个太平府普遍的作坊还有商贾们而言,其实却是难以承受的。

  我的作坊需要用料来生产,结果你耽搁了十天半个月送来,那我岂不是要准备吃土?

  这就导致,许多作坊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就不得不提前的建立大量的仓库,备下大量的原料,以防这运输带来的时间误差。

  如此,作坊的运营成本大大增加,仓储的成本也大大增加,而且因为提前备货,对资金的压力,也是不可想象的。

  可若是铁路能大大的降低时间上的误差,这所带来的无形收益,甚至不是运输价格降低可以比拟的。

  因此……当兴建的铁路司开始布告诸县商贾和军马百姓,新铁路的措施之后,寻常的百姓或许还后知后觉,可春暖鸭先知,诸多商贾闻言,已是闻风而动。

  试运营的铁轨,这几日都是人满为患,不少商贾提前来观摩,一时之间,盛况空前。

  不少人已开始于铁路司签署提前的货运单,毕竟不少的商贾,他们往往有固定的客户,需要隔三差五地将一车车的货送出去。

  这铁路不但大大缩减了运输的时间,而且还能确保准点,甚至运输的价钱比之从前还低不少。怎么看待,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各处车站,人潮汹涌,都是穿着松江布或是栖霞新布的商贾,甚至还有人亲自乘坐体验一番,随即便将此等稀罕之物,四处传播。

  这样的热度,远远超出了张安世的想象之外。

  他原以为,人们未必愿意一下子接受这样的新鲜事物。

  可显然他是低估了明朝人对于新事物的热情。

  此时想想,明清往往被人一并提出,可实际上,明人与清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就好像同样是外来事物,哪怕是士大夫阶层,那种接受程度都完全迥异。更何况是以商贾为主导的太平府呢?

  “都督,现在那栖霞站,每日都有数百商贾在那,驱都驱不走呢。”

  说话的乃是高祥,高祥笑了笑,接着道:“下官也去试了试,确实骇人,世上竟有此物,真是万万不曾想到。”

  张安世今日的心情显然很好,笑着道:“好了,典礼的事,再想想哪里有没有遗漏,可不能出错,不然吃不了兜着走。”

  高祥道:“是。”

  另一边,杨溥道:“如今这铁路司,眼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