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改组_乱穿是一种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生的真正冲击,对未来可能的疫情扩散,做好提前准备。

  二来,对意识扩散人群内部的心理状态,行为模式,也有真正的了解。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参与意识置换,本质上还是因为觉得新鲜,但一旦过了某个限度,他们会发现这种新的生活方式其实并不如意。如果未来一朝一日这些人希望回归原本的生活模式,我觉得政府现在就应该提前做好准备。”

  方一鸣给了严教授一个字的评价:“高。”

  林晓嘻嘻一笑:“这是准备找人去当卧底……不对,是去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思维动向啊。这位严教授竟然还有做政治工作的天赋。”

  方一鸣说:“说不定就是因为他懂政治,才会来这里负责实验项目。这个病……技术上,我觉得人类暂时已经没辙了,在政治上进行管控,反而是当务之急。”

  程成倒是担心另一样:“卧底?不会派我们去吧?”

  会场此时已经安静下来了,林晓写字聊天:“怎么,怕了?”

  程成:“不是,我是担心……我要是走了,以后还怎么换回去啊,我还等着陈晨那货回来然后跟我换呢。”

  林晓:“那个张有才,还没走吗?他给你吃胖几斤了?”

  程成:“我让他去称体重他都不肯……我现在连半夜爬起来去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听证会还在继续,接下来陆续发言的有十几个人,意见纷纭,不一而足。

  有的人觉得,对于意识置换,戒严手段本身并没有多少作用。目前已经了解到的,最远的意识置换发生在中国和巴西,两个人都是中国籍,一个在中国南海的渔船上当水手,一个在巴西附近的大西洋的游轮上旅游。

  几乎隔着整个地球。

  但是意识置换依然发生了,戒严在物理上限制人们的行动自由,对于意识置换是全然无效的。

  也有人觉得,戒严要表达的就是政府的重视,也借此提高人们对这种异常状态的重视程度。相比起戒严具体的成效,这种态度的审慎,让大部分人停留在对优势置换的观察期,不轻易参与,才是戒严最大的目的所在。

  有人建议银行应该立刻改变制度,大额提款必须进行人格验证——现在已经有不少利用新身份的经济案件了。

  相应的,网络上的借款平台也要立刻取消。

  新的身份系统也必须开始建立,特征是以人格为中心——可以设置特殊的问答,或者密码。

  会议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到接近6点才结束。

  整个会议过程气氛热烈,意见表达充分,是一次成功的会议。

  结束之后,看着与会人员离开的车流,程成第一次感觉自己像是一颗被抛进大河的石子。

  其他人都离开了,而自己还要留在这里。

  外面的世界正在翻天覆地,自己却没有机会见证。

  方一鸣和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