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大战役(4)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役的准备已经进行到最后阶段,张曙光现在恨不的自己变成十个人,那里现在都需要他,总后负责调配的补给物资的参谋们整天的围着他转悠,关于战役阶段性补给点的设定到现在是没确定下来。

  西藏铁路上,现在跑的都是军列,可是即使是这样后勤补给仍然有很大的漏洞。虽然现在军队的运输能力与以前相比已经是天壤之别,可是高科技战争下,人员的物资消耗量也已经到达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数十万军队的物资供应量已达到数十万吨,虽然中国军队现在主攻的力量仍然偏重于地面炮火,可是就是炮弹的储备点与运输路线已经够让张曙光烦的了。

  计划预计整个战役过程中,对敌军的分割将以火炮来作为主导,在边境线上,已经聚集了西藏军区,成都军区的所有炮兵力量,虽然炮火数量上已经达到绝对优势,但是炮弹的储备仍然差着好大一块,单单凭借西藏铁路的运力显然无法满足现有的需要,不但运输上的问题无法满足,在囤积地点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目前印军虽然已经处在一个大略的包围圈中,但是兵力的损失却并不大,前段时间的阶段性打击并没有伤到其筋骨,尤其是其在战前呈现优势的空军并未受到毁灭性打击,而一旦开战后,炮兵阵地将会因为长时间承担火力覆盖和压制的原因而无法进行机动转移,这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危险。

  “一定要把敌人的空军彻底消灭掉。”虽然大家在这点上的意见一致,但是涉及到具体实施上,意见分歧却出奇的大。

  消灭方式无非是空中或是地面两种,空中的设伏方式无疑需要精确的时间配合,而地面上针对其空军基地的打击则需要特种部队的战术潜入。而无论是那一种方式都需要充裕的时间,可是目前国际上的形式和情况却完全不允许一切慢慢来。

  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显然已经有停战的意愿,而美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冲突也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态势,这一切都让原本因为世界混乱而没有被注意的印度次大陆上的‘冲突’事件变的突出起来。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中巴必须要在短时间内将对印战争尽快结束,否则两国将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也正是因此,中央才会在合围部署尚未完全成型之际匆忙的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西藏境内的部队已经从集结地点分批次的跃过雪线进入预定地点,而负责阻击任务的48军刚刚发来消息,第二部分的一个机械化师通过征集印度境内的铁路已经机动到摩托化第一师附近,尤其其所携带的补给有力的支援了负责阻击的部队。

  而因为印装甲第一师突然出现的原因而被滞留在后的44重装集团军也因为战况的突然转变而顺利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