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竞赛_我以为我是万人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面的导师收走作为学生,更不乏这方面的博士学者来挑选弟子。

  芯片学是现代科技延伸科技枝干的主体。微电子校量则是芯片学基础入门分支之一。清璞对其十分重视,从初中新生入学时就有相关考试就能看出,这也是升学录取的必选科目。

  在过去的两年,清璞都拿到了这类校量赛的第一。因为他们拥有薛浮——在受家传企业熏陶下天生对这类竞赛具有极强应对能力的薛大少爷。

  但是赛制又有很缺德的地方,学生最多连续参加两届,以起到选拔新生血液的效用。

  所以这次的竞赛,薛浮既不能带队也不能参加。失去一张王牌不提,这次其他两个竞争学院的情况还不像去年那样简单,都各自留有底牌。

  熙华是放在明面上的,带队队长斯坦利的天赋无可比拟。

  而怀恩也有秘密底牌,听说这次参加团队人选全换,先前就有过长时间磨合。

  倒是清璞的学生……当然也不能说不优秀。可是和去年阵容相比,少了薛浮的参加,显然是实力被削弱了。

  不过多番商议下来,倒也确定了人选。

  会议临近解散,许樟树赶着跑实验室,都准备跑路了,又临时像想起什么,倒着退了几步回来,“这次竞赛团的协助位还没确定吧?”

  许樟树年纪不算大,但周边人都喊一句“老许”,就是因为他搞研究的年头长,其实比许多人资历都深。

  这次他出席会议,穿的也不算正式,眼底还有沉沉黑眼圈,精神颇萎靡,但旁边老师对他的态度都很尊重,答道:“是的,还没确定下来。”

  协助位是个比较好听的说法,其实就是参与竞赛团队会带上一位新人,让他接触竞赛氛围,汲取相关知识,会帮忙做些打下手的小工作。今后正式参加竞赛也算有所准备。

  而且虽是协助位,团队拿了奖,也会作为履历上浓墨重彩一笔。是个相当抢手的机遇,每个学校参赛都会带上一位。

  许樟树道:“我看那个薛慈就不错。成绩好,有校量基础,而且是薛家的人,以后说不定也会正式参赛,这次可以当积攒经验。”

  初一这个年纪,的确太小了,刚刚够到参加的基础年龄,以往这个机会还是会给初三或者高一的学生的。

  但薛慈微电子校量拿了满分,光看成绩,比其他高年级生基础更扎实,总不能光看年龄就淘汰出去……

  众人商议了一下,便决定将这个名额给出去。老许冷不丁又道:“那谢问寒也是满分,不然一起带上?”

  竞赛人数不是固定的,通常是六至九人。带上两个协助位倒不会挤压原本团队成员,就是显得有点不够大气……其他学校,也大多只是带一位分羹的。

  许樟树道:“既然两个学生都是电子校量满分,没有只挑其中一个的道理。”

  其实那些老师们,同意得那么痛快,还有出于身世层面的考量。薛慈是薛家小少爷,除了他能力确实不错外,更是给了薛家一个脸面。

  谢问寒成绩虽好……但优秀出色的人这么多,不是不能替代的。

  总也不能让两个学生竞争,要竞争起来,薛小少爷赢了还好,输了就是得不偿失。

  就当卖给老许一个人情。

  其他导师们这么想。

  参赛团队的名额,就这么定下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