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 419章 西望_回到明末建工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远北带回来的凶悍将兵,他领土上的野人部落也不少的……

  张献忠就是要把整个四川搅乱,看夏军还如何收复

  十日后。

  整个四川领土上的地主财阀们彻底糟了灾殃,张献忠的兵马先前还只是做抢掠,如今干脆就连根拔起了。

  在西南山野中也有许多的部族,被张献忠的军队引入盆地内,在富饶的土地以及钱财的引诱下,整个四川几近被翻得天翻地覆……

  而效果是有的,不少山野百姓都加入到了张献忠的队伍里。

  川北。

  这时夏军的队伍已经逼近到了四川疆域,由于四川的独特地理条件西部的夏军也是第一次遇到了像样的抵抗。

  张献忠的兵马分布在各个渡口,关隘,夏军凭借着火炮可以一一挺过,但就是行军速度大打折扣。

  这时的蜀地并未修建有宽道,夏军推进只能凭借部分栈道,有大路可走,但中间也均有天险阻隔了。

  葛三刀这时就在波涛汹涌的河流边上,对岸是张献忠的大西国兵马。

  这条河流隔着川北地域,对边的大西国士兵军容涣散,可却异常自信……因为大西国的士兵觉得夏军过不得渡河。

  这蜀道极其艰难。

  天险根本无法逾越,就比如当前的这条大河,想要有大部队通过并不现实。

  绕过这条河流可以,但得走其他的小路,行军速度会大打折扣……

  “蜀道难,这路果然是天险,比草原上难走多了!”

  葛三刀忍不住感叹。

  在他脚下的河流两岸竟然都是悬崖绝壁,好在也是夏军的装备精简,否者极难在这栈道行军。

  “司令,对方的人居然还有火炮……虽然简陋了一点……”

  有夏军观察兵小声说道。

  张献忠仅有的少数火炮都被拉到川北了,对岸的大西军淡定是有原因的,通常情况下从河上强度都不可能成功。

  大西国的守军本来是以为夏军要从另一侧的栈道上行兵的……

  “匪军是有火炮,但精度肯定不行,他们兵马也少,看来是想不到我们要渡江的……”

  夏军将士通过望远镜,看到江对岸是稀稀拉拉的大西国士兵,见到有夏军来了也不怎么慌张,似乎没想过夏军会从此路过去。

  这是的江面上就只有两条孤零零的铁链子……

  明末这个时期的造铁技术还是能做优质铁材的,特别是像这种重要的关口。

  明廷先前修建吊桥其实只是为了太平时传递急报或者运输紧急救灾物资时使用。

  在遇到兵灾时就抽离桥板,只留两条铁链于江上,就可真正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了……

  在蜀道上这样的吊桥是有不少,真正从渡河上进入蜀地的军队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从绕路更远的山地进兵,或者是尝试从更远的平滩渡河。

  “绕路行军容易延误战机,皇上有令,要尽快进入蜀地剿灭匪贼,否则时间长了不好收拾局面。

  传令下去,今晚渡江!”

  葛三刀果断说道。

  麾下的夏国将领连忙领命,没有人怯战,在场的都是从草原厮杀过来的将兵,残酷的场面见多了。

  有工程兵已经对河道两侧进行了估计测量,渡江的材料准备等。

  而对岸的大西国守兵见到夏军出现,起初还有些紧张,但再见到对岸毫无动静后才又放松了许多。

  半日后,大西国的援兵是派来了。

  只不过,总计在吊桥边看守的还不足一营兵马。

  更多的大西国守兵还是布置在了平滩地,以及山间陡峭的隘口,似乎觉得对方的夏军只是过路罢了。

  大西国的守兵现在都知道夏军有一种可以升空飞行的巨球,攻打各大城池、关口时能起到极大作用。

  可如今江面的两岸地势陡峭,夏军是没有办法升起热气球的。

  这也减少了一大威胁。

  于是,夜幕降临,赶来的大西国匪军生火造饭。

  夏军的进攻开始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