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92章 极度萧条的凉州【第二章,下午还有一章】_三国之西凉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的?汉阳郡境内有十几万反贼,汉阳郡、陇西郡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反贼吧?”

  说到这里,董虎一阵摇头轻叹,金城、汉阳、陇西三郡户籍在册汉民有三十万人,当然了,凉州易于混乱,在一次次反叛争斗中,汉民有人头税、更赋税什么的,羌民少一些或干脆就没有了,也让不少汉民披头散发加入羌民,借助羌人名义躲避赋税什么的,还有一些是世家豪门藏匿的人口。

  在凉州,最有效的躲避赋税的法子就是摇身一变成了羌人,在长安三辅、中原腹心,躲避赋税的最好的法子是加入世家豪门,成为大大小小家族里的奴仆、佃户,但相应的也要忍受七八成佃租。

  按理说,如此高的佃租,百姓应该没人愿意投入各大家族门下才对,但没有法子,大汉朝金钱河流转动得迟缓,是个极为缺铜的时代,百姓兜里没铜镚缴税,卖粮食……都没有铜镚,一石粮食是价值两百钱至三百钱,关键是你卖给谁?价格摆在那里又有个屁用,摆了一年也没人买你的,又哪来的铜镚交税?拿粮食当税交给官府,官府若使坏,就不要粮食,就问你要铜镚,咋整?

  原本只需要一石粮食缴纳算赋、更赋,官府收税时就必须拿出两石粮食,不让官吏捞些好处,人家就不要粮食,就问你要铜镚!

  耕田种地,看老天爷脸色吃饭,难道年年都是风调雨顺?没粮食缴税了呢?

  卖地,卖儿卖女,把自己卖给大大小小家族,日后就都成了世家豪门的奴仆,就比如董卓,董卓还是偏远山旮旯的豪强呢,他都养活好几百家丁亲随,名下耕种的佃户、奴仆那能少了?临洮官吏前来核定户籍人丁,董卓说董家就七口人,实际上却有七百藏匿的奴仆,即便是县太爷俩眼看到七百人站在脸前,那也得在户籍账册上写下“七人”数字,敢写“七百”俩字,第二日乱坟岗就多了个尸体。

  世家豪门藏匿人丁是公开的事实,没人会在这些事情上太过认真,也没人敢捅这个马蜂窝,即便各大家族争斗得血头血脸,也不会用这种事情攻击他人,除非这个家族愿意成为无数家族的敌人。

  世家豪门藏匿人丁是公开的秘密,无非是藏的多些与少些的区别,凉州也是一样,但凉州情形不大一样,凉州易乱,想躲避赋税什么的,直接披头散发就是了。

  十余万人造反,并不是所有人都是青壮,有不少是老弱妇孺,是无数羌民村寨所有人,也有连窝端一起造反的汉民村寨,但也一定有不少人还在挣扎不愿造反,或者说想跟着造反却无法加入反叛行列中,诸如战争之下的附带产物,无数失去了男人的孤儿寡母,孤儿寡母的,十余万贼人会这么好心的拿自己的牛羊养活毫无价值的孤儿寡母?别扯淡了!

  无论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