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摊丁入亩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书人他知道,实在难搞。

  士绅一体纳粮。要求官员地主也必须缴纳赋税,废除官员和地主免税的特权。

  朱标说道:“父皇定听过一句话,君主如船,百姓如水,水既能使船安稳地航行,也能使船沉没,百姓才是国之根基。”

  若日后读书人大量增加,而国库的收入却在减少。

  为了弥补亏空,朝廷只能对穷苦种田者的加大征税力度,最终还是苦了老百姓。

  实行士绅一体纳粮,那相对来说,穷苦百姓所要缴纳的赋税也就相应减少了,是个利民的好政策。

  说到底,得罪读书人,朱标是不怕的。

  一来大明科举还没有开科取士,此时阻力相对小一点,定下规矩,后面的人也就只有认同的份儿。

  不然往后,更难实行。

  明朝末年,要给几十万的老朱家子孙发工资,都能吃垮了大明。

  官绅一体纳粮,如果实行下去,也为日后解决这件事做个基础。

  这些读书人会闹,会反对和谩骂,但他们还是需要依靠朝廷赏饭吃。

  “唐宋以来,都从来没有实行过这个……”老朱考虑到这一点说到。

  “父皇,正因为唐太宗没有做,宋太祖没有做,唐宋才最终没有延续,为了大明长治,士绅纳粮必须实行啊,父皇。

  天下读书人少,他们说到底就是朝廷选来为百姓办事的。

  朝廷的饭,说到底那就是每一家的穷苦老百姓给的。”

  朱标明白,百姓如果和朝廷开始离心离德,那王朝也铁定长不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

  老朱没有发话,自己是农民出身,他也从不讳言,反而非常骄傲。

  他具有农民的性格,所以非常保守、极端喜爱稳定、厌恶一切不确定因素。

  对于士绅纳粮,他倒不是怕什么,就是骨子里对新事物的一些抗拒。

  “他们都是和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收他们的税赋,咱实在……”

  朱标说道:“父皇和他们有交情,那就让儿臣提出来,这样一来,父皇也少为难些。”

  “不行!”

  朱标跪下道:“士绅一体纳粮,好处比坏处多。”

  看朱标跪下,老朱心里火大了,大声道:“你立刻给咱站起来,天下初定不久,大明百姓还在水深火热里受煎熬。你能为百姓着想,咱心里是高兴的。

  你不是说咱不仅仅是凤阳的皇帝,也是天下百姓的皇帝,那我这天下皇帝给天下百姓做些事情,还用得着太子来跪谢?”

  “儿臣记下了。”

  老朱心里也烦躁,这个确实为百姓办事,做出来肯定会有难度,但他天不怕地不怕,自己一手打下大明,定几条规矩也轮不到手下人反对。

  他叹了口气。

  “前几日,咱和你母后说你们几个,你仁厚孝顺,又懂事乖巧,老二轻狂,老三做事投机取巧。老四倒还好,可以做你的左膀右臂,咱高兴你的仁义。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