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2章 老朱:起风了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天下银钱可分,吃穿可以共享,唯独女人和权力绝不可共享他人,这李善长比咱还贪权。”

  朱标道:“父皇,李相只是贪权了些,如今开国正是用人之际,还请父皇三思,暗示敲打李相便好。”

  “咱坐在这个位子上,就从未想过当个大臣嘴里的明君,因为当个大臣口中的好君王,付出代价的就是穷苦百姓。

  原本君王和大臣应该是齐心协力为了江山盛世,可最后却成了压在百姓身上的一座大山。百姓心里苦,积累久了自然暴发。得天下的永远是得民心者。

  老朱家的江山该庇佑的不是贪官蛀虫,是千千万万百姓,若是倾向百姓,自然做不了大臣口中的好君王。”

  帝王的功过,最后都是大臣评说的,因为他们的笔,百姓群体的言论会被盖过。

  “儿臣明白,做皇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好的君王不仅仅要有自己的治国为君政策,更要明辨是非曲直,做事情做到力求公平公正。”朱标如实说出自己的看法。

  老朱点头:“标儿,你继续说你的。”

  “中庸之道只适合于平衡大臣之间的关系,却不适合与治理天下的政事,治理天下更需要的是帝王之术,更需要分出曲直黑白。”

  皇帝和大臣在权力上,其实一直是个对立面,利百姓的事,往往那些大臣世家会损了利益。

  大臣们的意见并不统一,特别是那些自认为才学不凡的人。往往大臣就会因意见成对立,这个时候就需要中庸之道。

  这些朱标都明白。

  老朱沉默片刻后道:“让大臣们都说好的人,只能是个好人,而不会是一个好皇帝。

  咱做了皇帝,就不能再去做大臣嘴里的好人,不能只听他们,信他们,因为那是是他们精心布置给咱看的盛世。

  标儿,帝王不可仁慈,也不可全信手下大臣,太过于相信,过于仁慈,就会要了自己的命。

  咱只考虑,怎样使民富足顺服朝廷,使官吏为朝廷踏实做事,作为皇家,巩固自己的权势、修养自己的德行、平衡各股政治势力,必要时就得出手,才会不被其它势力所威胁,成为傀儡。”

  “明白了。”

  “放心吧,咱只会敲打敲打李善长他们,若是不惹事,就罢了,若不知好歹,别怪咱。”

  做个好帝王,就免不了被大臣口诛笔伐。

  历史上宋仁宗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皇帝,也做不了大帝。

  那个永乐帝虽然不是大臣嘴里的好君王,却是个好皇帝。

  自己绝不能太过仁慈。

  太过于仁慈的话,老朱才会杀掉那些武将,历史就会重蹈覆辙。

  不久,马皇后让御膳房的人送来几道小菜和粥,饼。

  “你们父子两聊什么呢。”马皇后对朱标说道:“我之前等了他半晌,他都没说话。”

  “咱那会儿饿了。”老朱吃的挺香,对马皇后道:“咱的事情,你别问。”

  朱标天快亮才回到东宫,三宝跟着从乾清宫回来,道:“太子殿下快去歇着。”

  这大半夜的,陛下把自家殿下叫过去,说了那么久,三宝真是替朱标的身体操心。

  立刻跟玉儿她们商量,吩咐御膳房饭点备些汤,给朱标好好的补上一补。

  随后的几天平安无事,老朱对恩科也很上心,朱标继续准备着国士院和首次恩科的事情。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