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6章 老朱“请”刘伯温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姑娘上了花轿,头一回。”

  老朱心说,这家伙还在这里和起泥来,两头不得罪。

  谁知刘伯温又道:“但臣以为国士为臣这件事上,就像是绿藤上的瓜果,等熟了就拿来用,用着用着就习惯了,水到渠成,顺其自然。”

  听他这意思,老朱明白了。

  刘伯温又道:“还记得陛下实行过禁海,后来太子殿下认为不该禁止,海外残余强盗都可惨败,如今大明水军已经成了。

  听说那些将士每日都在辛苦练习,当初许多大臣反对,不过如今看来,甚好。

  国士院入朝做官,因为是朝廷开国第一例,自然如此,只要陛下坚持下去,这事终究会瓜熟蒂落,成为常事,其他人的阻拦也会随被百姓和文武百官视为同僚。”

  “咱呢。只是禁止金子,银子和铜钱,火药兵器这些不能出海,茶叶丝绸,瓷器等都是可以卖给周边各个小国。

  咱知道你是有才之士,所以就好好的帮大明百姓谋事。国士院那里让高启担任。”

  刘伯温是聪明人,听到老朱说这么多有的没的,无非就是让他过来一起干活。

  对于李善长,刘伯温不想去制衡他,因为李善长就是个狐狸,挨得进了,惹一身狐气。

  但看老朱这意思,是今儿把他给“请”来了,听到老朱的话,刘伯温只好点头。

  大明周报上很快就将迁民要求和奖励写了上去,另外那些没有土地和稳定收入的,必须迁移。

  这消息最早传在南京城,苏州各府还需要一两天才能到。

  朱标站在国士院中,看着高启道:“刘中丞这是被父皇拉着干活去了,国士院你好好的管理。

  如今玄武湖附近有织造局,京城东有马市,京城西有茶市,可北方除了山西盐池矿山,其他的地方都处于才恢复,孤很心急。给那群科技官的五天时间快到了,孤要你到时安排好。”

  高启笑道:“这刘先生不在,有些事我……”

  “要不孤去母后那里,把周清茹借来一用,让你们见见?只可惜国士院事情还一大堆,等完事再说。”

  高启等了周清茹多年,听到朱标这么说,立刻笃定道:“事情很快可以处理,微臣这就去办。”

  “甚好,甚好。”朱标意味深长的拍了拍高启,说道。

  回到东宫,三宝手里拿着看过的信道:“爷,船厂来信,这是这个月制造海船用的账。只是这银子用的也太快了。”

  “三宝,不要心疼银子,海船不比江河的船,都需要精心的去打造出来,经得起大风大浪,银两用的快也是常事。”

  “回禀太子殿下,可如今造了十艘,已经耗费几十万两,他们也提议先造河船。”三宝道。

  朱标撇撇嘴道:“不必担心,到时出了海,孤必然让海外诸国对我大明王朝羡慕,到时指定地方把丝绸茶叶,瓷器等卖给诸国,倒时出现万国来朝,造吧,银钱不够就去户部支领。”

  “是,都听太子爷的。”三宝把账簿交给玉儿她们收好:“国士院的农官何青已经把关于北方农事的问题整理出来,写了奏疏。”

  “好,让他去把奏疏呈给父皇便是。”

  “是,殿下。”

  随后,三宝手脚麻利的去找何青,把朱标交给的事记下,把话带到了何青他们暂住的詹事府。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