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老朱:儿子的宝钞改制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措施,绝对会对朝廷的财政收入造成影响,由于宝钞币值下降,回收宝钞使朝廷要冒很大的风险。

  回收措施必然会在实行中受到朝廷财政制约,所以需谨慎。

  “这小子也没糊涂,知道回收宝钞的危害。”老朱继续往下看。

  如今江南民力恢复,盐务局和织造局步入正轨,各地铜矿铁矿已经开采,虽今年开封雪灾,但依然不影响来年北方春耕。

  用户口纳钞食盐法,应该能回收数额巨大的宝钞。

  儿臣以为可开发周边岛国,进行供养朝廷。

  京师的宝源局和各地的宝泉局铸造铜钱一事,铸造与发行十分的混乱,也不连贯,该立即改制。

  例如,五代一来,选用根深蒂固的白银作为本位货币,此为大趋势。

  朝廷三大货币,唯有宝钞基本于朝廷控制,但由于太多,不久后儿臣认为宝钞将形同废纸,被百姓弃之。

  铜钱与白银虽有,但铜钱私铸成风。所以该由朝廷命令禁止,从民间豪强与商贾手中拿回。禁止私铸,朝廷控制,保持铜钱质量,减少杂钱。

  此事若成功执行,可为朝廷带来很大的利益。

  朝廷不能因为宝钞发行,而忽略铜钱铸造,激发百姓对宝钞使用的信心,由朝廷在各地设通宝行进行巩固。

  据儿臣所见了解,民间高利贷成风,朝廷手中银钱不足,应对涉及钱财的体系重整,打击民间私自利滚利,朝廷严管此债务。

  用通宝行建立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以此运转,不能使豪民私债盛行。

  此高利贷看似有弥补朝廷的好处,但长此下去,必有问题。

  百姓陷入利滚利,还不起债。

  官员则因此借债,而加重贪污腐败,受贿成风,滥用官权,阻碍民生恢复发展,阻碍经济……

  币制改革一事,要稳,缓,父皇不必担心赏赐与赈济。

  各地的铜矿并不是强制聚集百姓做苦力,各地矿监都有根据做工时长和矿进行付工钱,不会引发旷工暴乱。

  此事刘中丞当时与儿臣已经安排妥当。

  另外除安南,高丽外,请父皇允许儿臣,寻找恰当的时间去派人开拓各地。

  儿臣想从开国初年所建造的凤阳龙兴寺院中召一名东瀛僧人,名叫拾缘,另外儿臣想亲自教导那个夏元吉,他虽身世凄苦,但所得地方官员推荐,十分聪明……以上请父皇能够应允儿臣。

  另有关于通宝行的详细监制与规则,百姓也可将余钱储存,获得固定利润,由朝廷主办,并严格把控。

  如今看似平静,实则百姓苦不堪言,皇权下乡,直道修建,儿臣也会妥善安排,望父皇知悉。

  儿臣待请父皇商议,此上皆为通读古书,所得建议。

  宝钞有益,但只需要进行问题改制,方可大用。儿臣读老子之书也悟得些道理……

  长乐殿,朱标坐在榻边看着睡着的常氏,他这次对老朱说的老子思想。

  老子发现的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其实与马克思主义是相同的,当然他们的辩证思想也存在不同,但结合如今,也有益处。

  其实那通宝行某种程度就是借鉴了后世的银行,后面的那些问题他都指出了好处坏处,辩证看待。

  能否成功,就看老朱自己。只要稳缓改制,是可以的。毕竟他只是针对宝钞缺陷,提出方法,顺便附带自己的意见。

  要是老朱实在不同意,那就只能等到日后他传位自己时,再去改制。

  这次不能再让大家跟着自己一起,跪着受苦罚。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