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5章 工业萌芽_回到明朝当朱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喝,便说了自己有事,匆匆离去。

  果然如徐妙薇所说,沈千城已经等了很久,看到朱标进来,走过来:“殿下。”

  “这么晚了,用过饭了。”朱标问道:“没吃的话,孤给你管饭。”

  “谢殿下,用过了。”沈千城放下箱子道:“殿下,酒坊和糖厂的这几个月的利润都在这里。”

  “老样子,你抽个本,其他的拿回去,免得你家姨娘难说话。”朱标善意提醒。

  “不敢不敢,她们已经去了山东青州,和北平。”沈千城顿了顿又说到:“江南一带的店铺,作坊,酒楼和布行,都是留给知否的。无论她回不回来,我都要遵母亲遗言。”

  朱标点头:“你这是把你家老底给分了?你的根基在江南,这样做她们不会有怨言?”

  当然不是想过问他的家事,朱标只是奇怪,那两个姨娘转性了。

  “不会,因为我那两个不成器的孩子,担不起江南的生意,那些老板也只信我家知否。”

  两人闲聊几句,沈千城把南直隶出现织机和私人作坊的事情告诉了朱标。

  “他们也在雇佣?”

  “是,只是没有沈家布坊的织机多。”沈千城自豪笑道:“这件事我会帮殿下处理好。”

  “不用管,鼓励他们发展。”

  “你那肥肥场怎么样了?还有牛场,明日孤去看看。”

  上个月,让沈千城在城郊建养猪场和养牛场,他办事利索,很快就完成,今儿带来账簿请朱标亲自过目。

  朱标并没有看账簿,他可不是相信谁,而是他打算年底时,随机组织人手,安排检察组去织造局和盐务局,矿场,茶场,煤场,北方修直道的账簿,水陆军校的支出明细,都要去查。

  第二天,朱标带着三宝和沐英去了新建的养殖场。

  又粗又高的木栅栏,做成养殖门户,上书几个金灿灿的大字:

  “大明养殖场。”

  两排是用岩石堆砌的肥肥圈和牛棚,中间是宽道,都是通风透气的地方。

  “这冬天岂不是太冷。”沐英指着木栏棚道。

  “冬天,自然有冬天的暖棚,这个你不用担心。”朱标带着众人从棚间通道而过。

  沈千城和几个兽医在那里为朱标讲解。

  “殿下,按照您的吩咐,我们招募了工人,每天八个时辰,每月固定发工钱。

  这里几间是配崽种舍,孕育崽舍,生产舍,后面是保育成长舍和种崽育成舍。靠那边的两排圈舍都按殿下要求,为养殖场地。

  这里是种猪舍,那里是备用之地,这两边的木栏通道,是宰杀时的出场道。”

  “畜生粪便集中场在那里?”朱标问道。

  “在后面,每日都有人定期打扫这些,然后那些鸡鸭鹅的粪便都是晒干后制成粉末,装在袋子里,卖给百姓,价格低廉。”

  “已经卖过了?”朱标看向沈千城。

  “回殿下,这些牛崽子,肥肥的粪便都晒在后面的无人野滩,先收了几袋售卖,十分火爆。”

  “那就好,这些东西晒干制干粉状,是极好的肥料,不过一定得及时消毒。”

  “臣牢记,每五日一打扫,殿下放心。”几个兽医院士说道。

  “好好的培训下这些人,把养殖知识写成简单册子,图多些,印制成册,给百姓宣传方法。”

  随后朱标又去看了牛场,看了后面的鱼塘,满意的点头:“做的很好,四周要加固围栏。你们最好有一批屠夫,做个肉加工厂。至于如何做,孤会让人给你们个大致思路来。剩下的你们自己发挥。”

  “是,太子殿下。”

  众人恭敬地跟在身后,继续巡查着。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