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8章 各怀鬼胎_调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人一对眼儿,武三思便砰然心跳起来。年近五旬的武三思,早过了情犊初开的年纪,堂堂的朝廷亲王、凤阁侍郎身边,也并不缺乏女人,但武三思还是没来由地动心思了。这个女人,太媚了,梁王府的女人们,比起她来,风情不及她的万分之一。武三思清楚地记得,十四年之前,太子妃离开京城时,略显青涩,远不如今日这般惊艳。

  女人或许要经历过风雨,气质与风情才能显露出来。年近四十的太子妃,在动了贼心的武三思眼里,不但不显老,那种成熟与妩媚,好似更能撩拨人的心弦。

  武三思又偷偷地拿眼角扫了韦氏一眼,但这次韦氏并没有看他,仿佛在凝神静听徐驰的讲课。年老心不老的武三思,一门心思儿全都放到了太子妃的身上,徐驰后来说了些什么,他根本就没听进去。

  武三思的花花肠子不足为外人道也,那边厢的太子妃韦氏也动开了心思。丈夫李显现在虽是太子,名义上的皇位继承人,但最终能不能坐上那个位子,任何人都不能打包票,毕竟李显还是从那个位子上被赶下来的。坐上了都不稳,遑论还没有坐上去。

  武则天已是七十四岁高龄,不需要算命,也知道没几年好活了。如果在短时间内不能巩固太子之位,后果则很难设想。

  放眼朝廷,能与李显竞争太子之位的,有好几个,当其冲的便是这个武三思。武三思作为武则天的侄子,在武则天登基的过程中,团结一部分大臣,打压一部分大臣,制造舆论,掌握关键位置的兵权,上上下下,办事跑腿,可谓是居功至伟,劳苦功高。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没有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等武家子侄的鼎力相助,武则天是不可能成功的。

  武三思为人圆滑,得到了一部分大臣的拥护,再加上他位居高位,投在他门下,并且得到任用提拔的大臣,更是不计其数。武三思虽然没有大才,但也并不是一个草包,办事的能力还是有的,颇得武则天的信任。

  第二个能威胁到太子地位的,便是魏王武承嗣。武承嗣与武三思是堂兄弟,两人和武则天是一样的姑侄关系,并且所立下的汗马功劳和武三思不相上下,也有一定的能力,也有一批强有力的拥护者。

  第三个便是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的野心不在其母之下,十多年来罗织的党羽不计其数,朝廷内外,大河上下,都有她的拥护者。在这些有竞争力的对手当中,太平公主的经济实力与人才储备都是最强大的。

  最后一个便是相王李旦。李旦是李显的亲弟弟,都是武则天的亲儿子。相对而言,李旦的势力似乎可以忽略不计。他一直幽居在宫中,不问世事,不问朝政,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对太子之位,或者说对皇位,完全是一副漠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