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洛阳县令薛季昶_调教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休想他会乖乖地跟着你到衙门问罪。

  捕头没了脾气,只好乖乖地在莳花馆大门外等候。当然,此事也在捕头的预料之中,徐驰是个什么样的人,全洛阳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洛阳县衙外,一百几十个和尚,站在太阳下,静等县太爷升堂问案。午后的阳光,不愠不火地照射在一大片光头瓢子上,亮晶晶的一片,蔚为壮观。

  天子脚下,治安一向良好,很少有击鼓鸣冤的。今日不仅有人告状,而且告状之人,人数之多,身份之特殊,令人叹为观止。大唐社会从不乏闲人,告状的人多,看热闹的人更多,把个县衙门门口挤的水泄不通。

  洛阳县令薛季昶,在后衙来来回回走动,焦虑不安。拘票是出去了,但拘不拘得来,还真的很难说。徐驰其人,言行之胆大妄为、骄横跋扈,薛季昶是深有体会的。单以今日之事而论,焚毁僧人的度牒,驱逐僧人于寺外,历朝历代都从未曾有过,大周的律法也没有处置此事的律条。

  既然要问罪,就必须告知犯人,其犯到了大周律的哪一条那一款,否则无以服人。然而,大周律根本就没有那一条那一款,何以问罪?除了那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不敬”之罪,薛季昶还真拿徐驰一点办法都没有。

  再然而,“大不敬”对他徐驰管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强抢圣旨、殴打钦差、手触龙颜、忤逆圣上、斩杀亲王,人家的“大不敬”多了去了。驱赶几百个和尚,与前面的那些事比较起来,只能算是小儿科。

  正当薛季昶不好拿徐驰定什么罪而伤透脑筋时,外面又有击鼓鸣冤的鼓响。衙差进来禀告说,有许多的百姓,抬了个死尸,告状来了。

  薛季昶没好气地问道:“他们状告何人?”

  “禀太爷,对方状告的人,乃是右卫大将军,驸马都尉武攸暨音悠既武大人……”衙差怯怯地看着可怜的薛大人,心想,今日的两个案子,都够您喝一壶的了。

  怪事年年有,今日特别多,薛季昶张大了嘴巴,腮帮子都差点要掉下来了。刚才还忧心不好给徐驰定罪,而徐驰的案子,和这个右卫大将军的案子比起来,还真算不上是个案子了。

  这个武攸暨,便是武则天的娘家侄子,也是太平公主的夫婿,与武三思武承嗣武懿宗武德宗等人,乃是堂兄弟的关系,驸马都尉,领右卫大将军,赐封定王。

  薛季昶的嘴巴还没完全合拢来,衙门外又是一通鼓响。这次来喊冤的,却是定王府大总管武旭人,状告定王府家仆刘三偷盗主家财务。

  武旭人毕竟是大户人家的大总管,告状的程序很熟悉,不但递进了一份非常详尽的诉状,还将被告刘三及其所偷盗的财务、现刘三偷盗的证人,一并带来了县衙,可谓人证物证齐全,无需再事调查,就可以直接请县令大人结案了。

  饭得一口一口的吃,案子也得一个一个的审,薛季昶大感头痛,但也没奈何,只得先易后难,先审定王府偷盗的案子。

  调教大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