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七四章 屠城令(下)_战国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臣听了秦王政的话之后,全部都惊得呆住了,一时间谁也不敢再出一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秦王政离开城楼。

  一直到秦王政的身影远去之后,王剪也一脸苦色,又王绾、李斯道:“两位大人,大王命我明天就从城外调兵,要屠尽邯郸百姓,这个怎么办呢?”

  尉缭苦笑了一声,道:“屠城之举对我秦国百害而无一利,我们还是连合众人,一起去见大王,肯请大王收回诚命才是。”

  李斯叹了一口气,道:“大王心里本来就恨赵国,这一次架临赵国,本来就是为了扬威于赵国,但谁曾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完全激怒了大王,我看这一次大王是决心己定,决不会因为我们的劝谏而改变的。就是我们去见大王也没有用的。”

  尉缭也不禁有些着急,道:“那么各位就眼睁睁的看着邯郸被屠城吗?看着这一城的生灵遭难,而且秦国就因此而成为天下的众矢之的吗?丞相、长史,我们还是一起出劝大王,说不定能够劝说的大王回心转意,收回成命。”

  王绾也苦笑了一声,道:“尉缭,我也希望大王能够收回成命,但大王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这一次他确实是不会听从任何人的劝告了,你沒有听大王临走之前说的话吗?‘再劝大王停止屠城者,与赵人同罪’,你可千万别当大王这句话是说说而己的,在这个时候去劝大王,只会是白白送命,所以你可千万别做蠢事啊。”

  李斯也点了点头,道:“是啊,尉缭,如果大王真的能够劝谏,我早就劝谏了,但这一次我们确实是真的无能为力了。”

  尉缭听了,也沉默了下来,他也承认王绾和李斯说的都不错,虽然在绝大多数时候,秦王政都是听得进劝谏,如李斯进【谏逐客书】,还有郑国建议修郑国渠,秦王政最终都听了两人的劝告,但在某些时候,秦王政是绝对听不进劝告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秦王政诛杀嫪毐和太后所生的两个幼孑,居说当时秦王政就是硬生生从太后手上把这两个幼子抢走,还有说法是秦王政就在太后面前,把这两个幼子活活摔死。

  尽管尉缭不忍心看着一城的百姓被秦军杀戮,但尉缭也不会为了挽救赵国的百姓,把自己也搭进去,毕竟尉缭不是赵国的官员,没有为赵国百姓牺牲的义务。何况现在的情况也非常清楚,就算尉缭冒死去劝谏秦王政,也只能白白把自己搭进去,而根本劝不动秦王政的。

  这时李斯又对王剪道:“老将军,你就按大王之意下令调兵吧。”

  王剪呆了一呆,也苦笑了一声,点了点头,道:“哪也只好如此吧。”随后,王剪聚陇众武将,商议调动兵力的事宜。

  而众官员见事情己经不可改变,也都只好各自三三二二,走下城墙,返回自各的住所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