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二六章 馆驿之夜_战国征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魏増、项栋、荆柯等人离开之后,高原一个人还坐在房间里沉思。

  这样的布置,虽然因为目前的局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是高原的主要目地并不是要挽救魏国,只是希望利用魏国把秦国拖一二年,为自己的发展多争取一些时间,并且尽可能多消耗一些秦国的元气。

  魏国的实力虽然不及赵国,但比韩燕两国还是要强一些的,而且魏国的国都大梁,是天下著名的坚城,城高墙厚,易守难攻,犹在邯郸城之上。在另一时空里,秦国灭魏之战时,围困大梁城达半年之久,仍然无法攻下大梁城,后来采用水攻,又经过了三个月,才攻破了大梁城。因此集魏国的举国之力,再辅以少量代楚两国的精锐人马,以大梁城为核心,全力防守,加上齐国的物资供应,守住大梁,保住魏国,还是有相当大的把握。

  不过高原提出的这个计划,只是一个初步的概念,还有许多细节需要解决,只要有一个细节没有处理好,就未必能够保得住魏国,消耗秦国的目地。

  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由谁来统领这支军队来抵抗秦军。在高原看来,也只有自己才能担任全军主将,这到不是高原狂妄自大,而是因为在这个时候,魏国确实没有什么有能力的武将。要知道主将的能力,在古代战争中所占的比重是相当大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过去赵国就是因为有李牧这根顶梁柱撑着,才能成为战国末期唯一个能以一国之力,和秦国抗衡的国家。

  但魏国会甘心将军权都交给自己吗?现在自己可还沒有达到信陵君那么高的声望,如果自己带着十万大军去援助魏国,也许还能以强大的实力取得统帅权,但自己最多只能带来两万军队,魏王凭什么将魏国的军队交给自己来统领。而且就魏王将魏国的军队交给自己统领,但会不会阳奉阳违。而且楚国的军队是否又会听从自己的命令,也都是未知数。

  其次是高原对魏国的內政情况并不了解,不知道魏王到底人品怎么样,朝中的大臣能力如何。虽然高原对这一段历史大势十分了解,但对细节所知就并不多了,由其是有关于魏国的情况,相关的史料记载的十分简单,只能算是聊胜于无。不过从大历史来看,这个时六国的君主都不怎么样,就算是有强一点的,也不过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己。而各国的大臣中,也是像郭开、后胜这样的奸臣多,能臣少,高原到不要求魏国有多少能臣,但至少要是像魏增这样,真心要挽救魏国的人。而不是像郭开、后胜这样,拿秦国的钱,拖魏国的后脚。

  还有就是魏军的战斗力怎么样,魏国的地理情况怎么样,怎样布置防线抵御秦军,还有齐国的物资怎样运到魏国,物资怎样管理分配等等,都是关系到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