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一十章 想不到的厚报_红楼之开国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方应该心中有数。”

  宋林是滁州人氏,在滁州养老。

  滁州,五月被白衫军所占。

  马寨主摸着下巴道:“咱们俘虏了步健、庞亮,樊国公那边只是装死,倒是背后卖了咱们一个好!”

  林师爷点头道:“庞国公性子护短,要不然不会再长女被慢待后接了女儿大归,又抢了外孙回府,倒是比其他权贵人家更有人情味儿……”

  滁州军也是打听了这些,才在俘虏了金陵水师都统庞亮后,囚而不杀,用他牵制扬州水师都统步健。

  这表兄弟两人打小一块长大,情同手足。

  步健果然存了顾忌,才会在滁州军打扬州时掣肘,败给了滁州军,与表弟庞亮成了难兄难弟。

  霍五爱惜人才,知晓这两人亲眷都在京中,并没有逼迫两人投滁州军,只想等着京中乱了再说用人。

  没想到,眼下竟有这样厚报。

  在座都是滁州军头目,没有外人,可霍五还是嘱咐一句:“辽东事为机密,日后勿要外传。”

  众人齐声应诺。

  不管樊国公是因为孙子与外孙安危示好滁州军,还是对朝廷失望投机,对滁州军来说都是好事。

  这次两艘海船运输了九百匹马,回头船队过去,说不得剩下的四千多匹一两次就能运回金陵。

  就算两成折损,滁州军也能拉出一支四、五千人的骑兵。

  骑兵,加上火器,滁州军还有什么怕的?

  如今东边的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还有西北处的寿州、舒州,五地都在征兵。

  单丁不抽,三丁抽一,五丁抽二。

  等到兵丁征下来,就是十几、二十来万的新兵。

  加上滁州军眼下的二十多万人马,就是三、四十万的兵力。

  大家底气十足。

  “霍顺与宋大人参赞军务有功,需要论功行赏!”

  霍五对马寨主道。

  马寨主点头道:“应该的,尤其是霍顺,奔波数千里,终于功成,当连升三级为千户!”

  滁州军讲究“有功必赏”、“有赏必公”,去年侯晓明、李远两人去常州铁矿探明消息,后追到杭州,为滁州军开通了军械买卖,都是连升三级。

  霍顺去年六月出发,是在滁州之变后,滁州总兵力两万余人。

  霍顺是监察队副手,挂着百户的职,连升三级,就是跨过曲长与代千户,直接是千户。

  如今滁州军二十多万兵马,千户两千多人,千户实不算什么分量。

  可是监察队那边,如今改为监察司,总编制才一千人。

  老和尚这个司长,也不过是五千人副将待遇,手下设左右副手是千户职,如今左右副手都出缺,其中一个就是给霍顺预留。

  大家心中有数,因此听马寨主说是“千户”也没有轻视,反而都恭喜霍顺。

  林清文作为辽东亲历者,也在座。

  霍五想了想,对林师爷道:“林贤弟远归辛苦,先休整几日,过后如何安置,还看先生意思。”

  林师爷道:“他之前在翰林院,也不知这些年荒废了没有?要是没有荒废,让他先在太尉府挂个文书……”

  众人听闻,都有些意外。

  林清文科举征途出身,又是三鼎甲出身,比许多降臣资历都深。

  放出去做个一州执政,或是先给宋林为副手,都是好出路。

  可是林师爷提了翰林院,安排林清文做文书,这是无意让他掌实权的意思。

  霍五心中叹气,道:“不着急,等休整两日,看看清文贤弟意思,咱们如今可是处处缺人……”

  这句话就不实了。

  滁州军并不缺人,缺的是高层。

  林清文学问够了,也做过官,又背靠林家,很不必从底层熬起。

  可是林师爷顾忌也多,林清文早年再出色,如今在辽东流放十数年,行事不算周全,要是冒然高位,除了纰漏就不好了。

  就像在码头上,刚见老父,就先表明扶正春樱之事,就有些不合时宜些。

  不是说让他不念情义,慢待共患难的妻子,而是没有这样这样摆在头里。

  如此一来,让林瑾这个初次见亲爹的元嫡之子如何自处?

  还有当时还有霍家众人在,不是林家的亲朋好友,其中霍五是滁州军之主,与林家有主从之分。

  林清文就算不认主,也当先谢霍五派人北上接人之恩……

  红楼之开国篇

  p红楼之开国篇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