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 酥油鲍螺_红楼之开国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怎么没有说出来。

  霍宝胡思乱想,不知不觉,就着茶水,将两盘咸点心都吃完了,没觉得饱,反而被茶水点心勾的肚子里“咕咕”叫。

  “嘻嘻!”秀秀捂着嘴笑道:“大师傅这几日家去了,幸好刚才我从酒楼叫了吃的过来,要不表哥就要饿肚子!”

  说话的功夫,酒楼的伙计提了食盒过来。

  四碟四碗,还有两碗白粥与整整五笼肉包子。

  邓老爷吃着药没有胃口,只就着两只鲍螺喝了一碗白粥。

  秀秀吃了两个包子,道:“表哥运气真好,他家关门两个多月,今儿才重新开门,还是这个味儿。”

  霍宝点点头,想起三月南下时吃的包子,问道:“包子多少钱?”

  “素包子四文,肉包子六文……跟去年比翻番,跟三月比倒是便宜了……“

  霍宝上次吃的是肉包子,贾源进城买的,每个包子十文钱。

  “商道通了就好了。”霍宝道。

  江南江北粮食价格差距太大,利润这么丰厚,总有商人会为钱北上。

  秀秀点头道:“王千户的堂弟去苏州了,他家开粮铺的。”

  霍宝并没有放在心上,粮食多多益善。

  要是民间粮商都动起来,运粮北上,才是好事。

  霍宝的粮食有限,充作军粮还不足,可实际上现在曲阳县衙承担了不少贫民百姓的口粮。

  什么时候粮价下来,曲阳才真的度过这次旱灾。

  吃了午饭,霍宝又将“粮盐铁”的计划对邓老爷仔细说了一遍。

  “货仓建在滨江,方便水运……说起几位长辈合伙的买卖,可实际上不过是补充几个县的后勤,否则没粮没兵器的,怎么练兵?”

  “粮食多多益善,除了日常供应都储起来。”

  “盐路通了,可以往东北、西北贩盐,正好可以换马回来。”

  “常州还有个私下的铁矿,等敲定了买卖,可以多贩生铁回来,直接集合三县匠人,在滨江锻造兵器与铠甲。”

  “淮南道乱了几个月,朝廷都没动静,说不得是憋着大动静,总要预备起来。”

  有一句话,霍宝没有想了想没有说。

  从白衫军开始亮反旗,至今已经大半年。

  之前还能说朝廷调兵慢,一时没顾上,现在可不好自欺欺人。

  等今年秋收后,怕是各省各地都太平不了。

  弥勒教在江南江北传了几十年,有野心起事的,不会只有淮南淮北这几人。

  滁州军装备起来,防的不是朝廷,而是北边的亳州军,还有马上就要兴起的两江白衫军。

  至于霍宝之前的打算,学美国在二战初期角色,做个军火商,则是纸上谈兵了。

  就算滨江兵器生产线建起来,生铁储备也富足,可滁州兵的人数不是固定的。随着各省起义,滁州兵还得再扩兵。

  按照上辈子所知历史,这场有白衫军起义揭开改朝换代的灭国之战,总共打了三十多年,人口锐减两千万,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

  早日装备起一方精兵,缩短灭国之战的时间,就能救下数十万乃至数百万百姓。

  霍宝不是圣人,可到底不是铁石心肠,来了这世界,也想要为百姓做点什么。

  在乱世里,只有掌握话语权,才能真正促成此事。

  之前晓得舅舅是朱八八映照时的郁闷早散了,就算舅舅是太祖,他也不是完全依附舅舅的小外甥。背靠两县之势,积蓄力量,乱世自保不难。

  邓老爷听了半天,越寻思越觉得此事重要。

  “粮铁最重,是该好好经营……关外换马,不仅用盐,还可以茶与丝绸……”说到这里,邓老爷带了几分兴奋道:“那边的贵族还喜欢松石、蜜蜡、玛瑙这些宝石,宝石运输便利,利润高,正合适……”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