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72章 解决方案!_大唐开局震惊李世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算上政治影响,那么后果就算是更加恶劣,因为不管大唐禁军有多强,如圣女港这种聚集财富极多之地都能被人攻破化为火海。禁军的面子何在?

  禁军的威慑力何在?

  天下正义,总是依附于公理,而公理则依附于法度,法度则就依附于一支带着无敌光环的军队。禁军的光环从此失去,大唐的民心变化就不是简单的抗拒出海贸易了。

  也就是说。

  真要仔细想想这个事,岂止是久守必失?这简直就是变相白给了。

  李二心中自然非常不放心!

  因而此番不但给李盛发去了皇帝诏令,责之限期想出办法。

  现在时间一长,李二对李盛的态度也是随意多了,真正将李盛当成了一个大臣来使用。

  同时也着令长孙无忌,杜如晦,段纶,等一众高层事务官开始着手准备军事斗争,明送暗金,枕戈待旦。

  李二虽说的确是准允了杜如晦的建议,先顾全眼前保存实力,尽可能保持府库全面充盈。

  无论这件事最后的正确答案是什么,但保持手里有闲钱肯定没错,不然到时候想出办法没钱去做,这岂不尴尬大了么,所以还是得爱惜羽毛,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但道理如此,李二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善茬。

  虽然也知道这帮海寇不是问题的根源,关键还是罗马人,而大唐现在实际上也没有能力一击攻灭罗马,但是。

  李二还是不打算就这么算了,说啥也得聚集一波军势,暴打一通这帮海寇!

  而这个提案实际上还是显得有些冲动行事了,按杜如晦之前的思路肯定是不要大动干戈,保持巡航警戒这样最有性价比——就目前这个“尽量减少罗马人此计造成的危害”的路线而言就是如此。

  不过杜如晦也同意了皇帝说啥也要干一波的想法,这不是因为李二是皇帝他说啥臣子都只能去办,或者杜如晦比较好说话。

  实际上杜如晦当然不好说话,无非不像是魏征的风格那么直接古板而已。

  之所以同意李二的想法,其实,也是因为按李二的思路大战一场,这样其实也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说来说去,大唐现在就是不太能处理这帮海寇,毕竟有罗马人撑腰了。

  眼下这情况还真是千古未有之事。

  回到莱国公府之中,杜如晦也是满心困惑加压力山大。

  按照以往的情况,敌军搞这种鬼蜮伎俩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有明确补给路线——起码是补给方略的军队或者攻势,往往都不成气候。

  没有足够的粮草物资支持,谁能组织起足够强度的军事力量来?

  谁也做不到!就算是上帝都不行。

  就算是李二都不行!

  天下并不存在真正的又不吃草又能跑的马儿。

  但现在的情况就诡异的很,要说罗马人资助海盗这种搞法实际上,就不可能有什么作用。

  毕竟你千里迢迢——不对,是万里迢迢,真正意义上的万里迢迢!

  这么遥远的距离之外资助一群海寇,成本得多高!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