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〇章 江东六十四屯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推让道。

  “老先生,这都是晚辈的一点心意。您就收下吧,就当是我们这次交易的样品了。”

  说着还上前去帮老先生介绍起这一堆商品。

  “老先生,您看这棉布是机器织的,价格要比土布便宜很多。”

  徐老先生拿起一匹棉布,在手里摸了摸,说道:“嗯,的确是好布,纹理很细密。我们东北这里天气太冷,不产棉花。布匹都要从外面买,以后可以多送些过来。我们用皮子换。”

  徐老先生拿起一罐子细盐,看着罐子上写的大大的“淮”字,捏了一小撮,尝了一下:“好盐,这就是家乡的盐,家乡的味道。”

  “以后我们都吃你们商队的盐了。”

  这些东西,徐族长非常喜欢,都是族中急需的物资。而且,淮海军给的价格非常的合理。

  生活物资交易的事情说好了,鲍有志有让人抬过来了一个长长的木箱子。

  “老爷子,这里有一样东西,我想老爷子可能会喜欢。有了它,以后罗刹人再过来,大家就不至于只能被动挨打了。”

  “哦?什么东西?”老先生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

  这时一个伙计走了过来,用撬棍,把箱子撬开。里面飘出了一股枪油的味道。

  箱中整齐地摆摆放着十把燧发滑膛枪。这些都是淮海军生产的外卖品。(线膛枪和后装步枪,淮海军是不会对外出售的。)

  这些枪因为采用了标准化工艺,所以看起来非常的精美,是的,就是给人一种美感。

  徐老先生还没说话,他身旁的后生一个个探出了头,双目放光。

  江东的屯子都是兵屯,他们亦军亦农,平时是拥有兵器的,还会不时操练。对火枪当然不陌生。屯子里还有几把陈旧的鸟铳,那可是徐家屯的宝贝疙瘩。

  每次俄国人来抢劫,屯子都是输在没有火枪上。俄国人都是人手一把火枪,自己这边的弓箭长矛根本就挨不着人家。

  “一个个都给我退回去,像什么样子?”徐老先生对身边的后生呵斥道。

  徐族长有对着鲍有志拱手道:“让鲍小兄弟见笑了,族中的后生不懂规矩。”

  鲍有志赶紧回礼道:“无妨,老先生,要不挑几个后生出来试试吧!”

  徐老先生点了点头,用手一招。

  顿时站出来了五名年轻人,这几人的眼中明显带着兴奋之色。

  他们每个人拿了一把枪,放在手上摩挲着,这些枪的枪托都是用一整块木头用车床加工而成,经过了打磨,表面抹上树漆,拿在手上光滑趁手。这几个后生手中抱着枪仿佛抱着的是屯子里最美的姑娘。

  鲍有志让人给他们每人发了一个纸壳药包,淮海军的这些滑膛枪由于采用了标准化工艺。每把枪都几乎相同,所以装药量也一样,因此使用定装的纸壳药包非常的方便。

  鲍有志身边的一名士兵也上前拿起了一把枪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