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4章 复兴会之论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制和共和不能只看表面。比如法国,他们把国王赶下了台了就共和了吗?不见得吧。”

  “再比如我们中国历史,虽然每个朝代都有皇帝,但是真正能称得上帝制的又有几个。宋朝有皇帝,但是宋朝的和士大夫共天下可不仅仅是帝王喊出的口号,士大夫的权力很多时候都是凌驾于宋朝皇帝之上的。你说他们是共和还是帝制呢?”

  老魏也看了很多西方启蒙主义的书籍,知道西方民主共和那一套理论。所以他说的共和不是西周的周公时代的那个共和。

  董书恒却是认同实用主义那一套,不管形势上如何,你能代表大多数,能够让大多数人发出声音,决定国家民族的命运,就是一种好的政体。

  “师傅,其实吧,这个事情我一直还在考虑,之前只是受你们原来的复兴会的启发。我觉得一个国家政府只要能够代表绝大部分人的利益,由大多数人决定国家的发展方向,就是一个民主的政府。”

  “但是国家的大部分人要想行使自己的权力,必须要通过一个组织,而这个组织要能够代表这绝大部分人的利益。像那种几个组织竞争上岗轮流执政的国家是撕裂的,因为他们的社会已经分裂,整合不出一个绝大部分,只能几个部分之间不断博弈,这样的制度并不利于国家的进步发展。”

  “一个人即使能力再强,他的身边所能够凝聚的力量和人心都是有限的。只有一个旗帜鲜明的组织才能够无限地聚集力量。”

  “因为这个组织里面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当做这个组织的主体,会把组织的发展目标当做自己的发展奋斗方向。这样通过组织的扩大,就可以无限扩大自己的力量。”

  “但是一个组织必须有一个科学的刚领,这个刚领要是大家愿意去奋斗的,既要贴近实际,能够实现,又要足够长远,起到引领作用。”

  “其次,一个组织必须有明确代表群体,要知道自己所代表的是谁,哪些人是组织所要依靠的对象。而这些所被代表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内的大多数群体。”

  “最后,这个组织还必须有一套严谨的组织制度。没有组织制度,一盘散沙,那么这个组织的力量也就发挥不出来。”

  ……

  “师傅,我所说的这些都不是一两个人拍脑袋就能完成的,需要一定时间的理论积累和实践验证。”

  “所以我想先出一套内部刊物,就叫《复兴周刊》,只在我们淮海军的内部以及书院流通,先宣传一些复兴会的理念,另外就是针砭时弊,引起大家对国家民族复兴的思考。”

  “在此过程中,我们能够发掘人才,先秘密发展一批会员,等到时机成熟了再正式成立华夏复兴会。以后华夏复兴会将是我们领导核心。而我们也将在一个统一的纲领领导下奋斗。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