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〇三章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的话就凭借东华的人力物力能养活五万人的军队就已经是不错了。

  东华这次与波力威亚之间的战争,虽然没有直接废掉该国。

  但是成功废掉了波力威亚的武功,另外将领土向西扩张了一大片。

  向南面也推进到了的的喀喀湖的南岸,边境线距离波力威亚的首都也就几十公里。

  波力威亚要是敢有所异动,分分钟就能够被东华兵临城下。

  另外,东华还成功解放了波力威亚的几十万殷地安人。

  这些人大部分都迁移到了从波力威亚划过来的亚马孙平原地区生活。只有生活在高原至少的殷地安人留了下来。

  他们在东华人的帮助下按照部族的形式的组成了一个个村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

  这些土地也不是白给他们的,他们必须要为东华军输送一定数量的战士,还要用自己的产出上交税收。

  董书同不是没有想过将这些殷地安部落进行拆分,与东华人进行混居。

  不过后来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因为这样势必会让这些来自波力威亚地区的殷地安人感到不安。

  他们一直以来都是以部族的形势生活。

  包括在曾经的印加帝国时期都是这样的生活方式。

  白人统治这里之后,虽然总是驱赶他们,剥夺他们的土地,但是他们的部落生活方式还是没有改变。

  所以东华的高层最终还是决定让这些人以部落的形式加入东华国,东华国分给他们土地,他们在内部实行自治,然后整个部落效忠东华,向东华交税,为东华作战。

  分给这些印第安人的土地主要在阿克里地区。这里是亚马逊上游的平原地带。

  东华派人教导这些殷地安人种植水稻,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

  经济方面,当地已经有现成的橡胶林,只要派人教导这些殷地安人如何维护和培育树苗,还有如何收割橡胶就好了。

  现在橡胶种植业才刚刚开始,国际市场上一直是一种供不应求的情况。

  橡胶树的初产期在九到十一岁,旺产期在十二到三十岁。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建立起来的。

  相比于亚马逊地区,南洋的那些橡胶林的产量要低的多。

  而且橡胶是高附加值的商品,运输起来极为方便。

  想对于化学橡胶,董书恒更希望能够推动天然橡胶产业。谷

  他现在觉得自己权力越大,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也许他能够影像到全球的发展,让其进入一个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模式呢。

  所以他一直在推动橡胶产业,还有其他类型的树脂产业。也许以后都不用再发明塑料这种东西了。就是发明了,民众的生活也不必对其那么依赖。

  之所以将这些殷地安人安排在阿克里地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华人难以忍受这里的热带雨林气候。

  另外这里与布西人西部接壤。

  并不是一个安全的地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