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22章 七条军令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可使舰体承受最新式前装炮发射的25千克(55磅)开花弹的轰击。

  这次英法都还没有派最新式的铁甲舰到东方来,但是像这样改装的战舰却有很多。

  弗兰西人认为这样已经能够抗得住复兴军战舰的远程攻击,靠近之后用侧舷炮进行反击。

  为了防止复兴军的战舰利用速度进入舰队的死角。

  弗兰西人还专门在战舰的上层加班加装了舰首炮和舰尾炮。

  这些针对舰队的改装都是新近才进行的,董书恒的情报中并没有提到。

  所以董书恒就没有调动高速鱼雷艇。这个杀手锏不到最关键的时刻,他还不想使用。

  毕竟拳头收回来才是最有威胁的。

  他的第二条命令是让军部协调调集军用物资到西南地区,然后顺着水路在澜沧江的沿岸地区囤积。

  现在兵力方面已经足够了,但是作战物资还是要从后方运来。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西南地区缺少必要的军事工业,军用物资主要还是要江宁等地转运过来。

  当然了粮食物资就不需要大老远运了,只要从暹罗购买一批就好了。

  作为藩属国,暹罗有为宗主国提供军事上的帮助的义务。

  当然了,军粮的需求要是太大了,董书恒又不会让暹罗白出。

  要是一味地巧取豪夺,那就是将自己的藩属国向敌人那边推了。

  像暹罗这样的藩属国的眼界还是很开阔的。他们在十六世纪欧罗巴刚刚到亚洲的时候就开始跟他们交往了。

  所以董书恒可以用武力压制人家,也可以用利益羁绊人家,但是不能将人家当傻子看。

  第三条是,电告西北军区,让王从志做好对沙俄人的防御工作。既然南边要打,西北就得避免打仗。

  双线开战乃是兵家之大忌。

  董书恒已经命令军情局的人开始调查沙俄那边的动机。

  郑剑半年多在中亚趁着沙俄的内乱也混了一些自己人在沙俄境内。

  只要有钱开路,是不愁搞不到情报的。

  还有,就像是前面交代的那样,沙俄即使是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董书恒相信他在西北地区部署的重兵也能够抗的住。

  第四条是在印度地区再次策划一次大型的作战行动,尽量将英国人给拖住。让他们顶多派海军去给弗兰西人助阵。

  绝对不能让英印殖民地的大量陆军有能力抽身。

  当然了,此时大嘤帝国即使要派陆军出战,弗兰西人都不敢接受。

  为什么?

  因为大嘤帝国依然还在英印殖民地跟瘟疫作斗争。

  在炎热的雨季中,这种疫病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已经开始向英印殖民地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传播。

  在本地庞大人口的以及广大的殖民地原住民缺乏必要的防疫措施共同作用下。

  瘟疫甚至还有进化的迹象。

  北方的起义军北方联盟,圣军,缅甸王军现在都不再跟英印军交战。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