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战前准备_他改变了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镇抽调的炮手,本来就有一些基础,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熟练度还是不错。wwW.KaИδHU五

  主阵地的宽度不足1.5公里,担任防御任务的,是四个步兵营,8000多人。

  主阵地之后,是作为预备队的两个步兵营。

  如此狭窄的战场上,集中了一万多条遂发步枪,以及50多门的3磅炮,这个火力密度堪称是丧心病狂,在这个时代,没有6磅和12磅炮,根本别想突破东江军正面阵地。

  随后,沈有容又策马来到了本阵左翼,炮兵阵地处。

  大阵左翼的山上,所有的8斤山地野战炮都被布置在了这一侧,在地势的加成下,使用实心弹射击,这些短身管火炮的射程能突破一公里,等所有炮兵都到位时,48门火炮,可以覆盖整个左翼。

  战斗开始后,骑兵也会集结在山上,随即对建奴马队展开攻击。

  鉴于东江军上下,很有歼灭建奴的信心。

  朱皇帝也不得不把还在训练中的两个辎重营,调往旅顺口。wǎāΝsHμ⑤

  这个辎重营属于机动保障部队,这个也不是朱皇帝的创新,中国第一支专业化的后勤机动保障部队,在大明早已经出现,正是戚继光在蓟州、昌平、保定一带编设的辎重营。

  戚继光认为,要战胜蒙古军队这样以骑兵为主的高度机动强敌,必须提高部队的机动性,并且要使后勤保障跟上战斗部队的发展,实施机动保障。

  根据实施机动保障的思想,戚继光编设了3个辎重营,每营编设1120名官兵,配备带着弗朗机小炮的战车多辆。每辆车可装载米豆等粮食12石5斗。他的1个辎重营所带的给养,可供1万人马食用3天。如果加上士兵自己携带的干粮,就可以保障整个部队6天的粮食供应。

  朱皇帝对这个辎重营进行了一番优化,全员都装备遂发火枪,人数没有戚继光那么多,不装备火炮,一个辎重营只有800多人,不过马车数量与戚继光比差不多,可以提供一万人马三天的消耗。

  东江军一路进军到海州卫地区的补给,他还是更喜欢通过海运解决。

  等攻下了盖州,下一步进军海州时,有两个辎重营伴随大军行动完全足够。

  攻克盖州之后的军事行动,变数会比较多,东江军暂时只有几个预案。具体情况,自然还得等到之后再说。

  旅顺这边这样大的动静,自然瞒不过老奴。

  努尔哈赤听完了报告之后,眉头不由大皱,“旅顺之明军,全都移动到了南关岭?广宁方面的尼堪,也在准备粮草整修器械?”

  李永芳马上小心翼翼地回道:“回汗王,东江镇似乎宽了对旅顺口的管制,允许商贾在港"kouhuo"动。”

  德格类也说道:“父汗,儿臣派去金州地界打探的奴才也回报,东江军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