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83章问案_奋斗在开元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启禀陛下,敲击登闻鼓的鸣冤之人已经带到金殿,请陛下示下,是否由臣进行审理?”

  谢直一见高明和那道人上殿,向御座之上的李老三拱了拱手,开口问道。

  李老三都懒得说话,这时候想起我来了,早干嘛去了,不由得没好气地挥了挥手。

  满朝文武之中一阵骚动,却片刻之间就平复了下去。

  大家一想,还真得谢三郎出面。

  别看金殿之上满朝文武具在,但是有资格,审问敲响登闻鼓鸣冤之人的,只有天子和御史台。

  天子问案,好理解,人家就是冲着告御状来的,天子如果没权问案,那成啥了?

  御史台,也不难理解,前文说了,登闻鼓鸣冤,必然是州县不接的案子,也就是说,已经跳出了“县衙——州府——刑部”这个常见的司法体系,再加上大理寺基本只审理国朝的官员、不管民间纠纷,那么,大唐三法司之中,只剩下了个御史台能够去审理这样的案子,正好,御史台主要是个监督体系,上到首相,下到民间,无事不管,恰恰它又单独向天子负责,自然由御史台来审问登闻鼓鸣冤的案子,最是很是不过。

  具体到人,也有个潜在的规定,一般都是御史大夫或者御史中丞来亲自问案——人家都被逼的来告御状了,你安排个正八品上的监察御史出面负责这件事,也不叫个事儿啊……

  御史大夫,王鉷。

  御史中丞,谢直,杨国忠。

  满朝文武一看,得嘞,不让人家谢三郎问案,让谁问?

  “来者何人?”

  “贫道任海川。”

  任老道回答得那叫一个幽怨,谢三郎就当没看见。

  “鸣冤何事?”

  “有人与长安谋反,贫道前来举报。”

  朝臣之中一阵骚动,谋反!?十恶不赦!还是在长安,就在大家的眼皮子底下!?

  “为何不到长安、万年县去鸣冤?”

  一句话问出来,满朝文武目瞪口呆,这个时候,是考虑举报程序的时候吗?谋反……有人造反好不好!?结果任海川下面一句话,更是让满朝文武脸色大变。

  “长安县尉、万年县尉,正是贫道上告之人的帮凶……贫道举报谋反,不能打草惊蛇!”

  满朝文武之中的骚动更大了,长安、万年两县县尉,是帮凶!?那岂不是也“谋反”有份!?如果一场发动于长安城的谋反,能够将长安、万年两县的县尉裹挟其中,那……这是大案啊!有机灵的,顿时变得面色古怪,一双眼睛,在金殿前列几个人身上扫来扫去。

  “为何不到京兆府上报?”

  谢三郎还在纠缠“程序正义”,一点都没有“大唐办案第一能手”的风采,倒是像个庸吏一样……

  “贫道举报之人,与当今京兆尹有亲……”

  任老道一句话出口,满朝文武都反应了过来,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王鉷,为啥是王鉷?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