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一章 起源与由来_福运小农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跑的过程中,也或多或少的见证了诸多历史。

  和他们兄弟四人一起逃出来的都是同村同族的后生们,大部分都以青壮年为主,这些儿人年轻力气大,拧起来就是一股不小的势力。

  路上虽多有波折,但最终还是成功的逃了出来。

  后来他们选择留在上哇村,也是看中了上哇村的周围环境,以及逃难太久了,他们实在走不动,最终抱着赌一把的心态,选择留在上哇村落脚。

  当初落脚时,这里还不叫上哇村,周围仅有零星几户人家,里正都是这几户人家轮流兼任,连个正经村名都没有。

  当时的里正姓唐,是一个十分聪明且有远见的小老头,在赵福祥这些儿逃难的人没来之前,他已经在这担任了五年里正。

  唐里正也是明白他们住的这块地方风水好,太打眼。

  即使他做主,不收留眼下这些儿逃难的人,这里也会被后来居上的其他有野心的人据为己有。

  毕竟那个时代,活不下去跑来逃难的人太多,谁也不能保证人群里不出现几个心狠手辣的头头。

  也是为了自家人的安全,当时的唐里正和村里的老人们商量了几句,便拍板做主,直接收留了赵福祥他们这些儿逃难来的青壮年。

  收留他们也是有条件的,他们这些儿青壮年并入进来的话,便不能仗着己方势大抢夺周围已经有主的风水宝地。

  同时,如果这个村子受到了其他流民的攻击时,他们这些儿并入村子的青壮年,也要出手共同保卫整个村庄。

  赵福祥他们付出代价,与之相对,他们自然也可以拿到和土著村民相同的利益,比如周围那一片没有主的肥沃田地。

  有了田地作为保障,唐里正提出来的这些儿要求对逃难来的赵福祥他们来说,自然不是问题。

  双方很快达成了一致,跟着之后,赵福祥这些儿流民,便派了几个代表和村里的唐里正一起,去到了就近的县城衙门,办理了当地户籍。

  当时他们这片地方还是属于前朝朝廷的地盘,他们这些儿流民要想合理的留下来生活,就需要按人头数去衙门办理可证明的凭证,也就是要上户籍,成为这里的正经村民。

  一般情况下,对外地人来说办理其他地方的户籍确实困难。

  但谁让当时情况乱呢。

  当时那个时候,朝廷正忙着提防外敌,周围局势不稳,大家都是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对逃过来的难民,都抱着无所谓的心态。

  总之,来一个算一个,能赚一分是一分。

  想留下可以,反正他们也不知道这地方能坚持多久,只要将来变流民的时候,别后悔就行。

  就这样,在几方的默认下,赵福祥他们这一波难民不仅成功的留了下来,每个人还都领了凭证。

  甚至办理单独的户籍户主的男人们,还能额外得到上哇村一块一亩半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