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十三章 立太子_大唐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就要看李旦怎么想了。

  “姚崇呢?”李旦白了张柬之一眼,你等如没说。

  “陛xià,臣以为当立楚王。”姚崇是李隆基的坚定追随者。当即表明态度,道:“楚王英明,才智过人,驰骋疆场,大破突厥,灭契丹,建立不世功勋。太宗皇上如此年岁,还未有如此奇功。若立楚王为太子,大唐必将扬光大,万国臣服。”

  “没错。”

  “我支持楚王。”

  “楚王必为太子。”

  姚崇的话刚落音。一片附和声响起,整个含元殿嗡嗡直响。

  “姚大人所言固然有理。楚王之才智臣也心服,只是长幼有序,哪有以兄事弟的道理,臣以为当立长。”长幼有序在古代很有市场,立时就有大臣反驳。

  “没错。一国之道,必立纲常,先长后幼。立太子,必立长。”立时有大臣附和。

  长幼有序,在古代很有力量,响应的大臣不少。

  宋璟立即反驳,道:“长幼固然重要,然大唐历来立太子以贤明,而不是长幼。太宗本为高祖次子,因功大,定鼎天下,创建大唐,而被立为太子。高宗皇上,并非长子,同样被立为太子,大唐自有大唐的道,不必遵循长幼之道。”

  “附议!”

  “附议!”

  一片响应声响起。

  牛闪闪的皇帝唐太宗,并非李渊的长子,却给立为太子,这是活生生的例证,要群臣不响应也不成。

  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大臣都响应,总有那么一些古板的大臣坚持长幼之序,道:“高祖立长之意不坚,遂有玄武门之变,骨肉相残之事。陛xià,当吸取教训,立长为宜。更要抑制楚王的权势。”

  “没错。太宗皇上权势过盛,功劳过大,建成太子感到巨大的威胁,不得不对付太宗皇上,遂酿成玄武门之变,还请陛xià三思。”有大臣极力支持长幼之序。

  你一言,我一语,一时难决。

  李旦的眉头紧拧着。

  “好了,莫争了,我来说几句。”李成器上前一步,挥手阻止群臣争吵,道:“你们看得上我李成器,我很感激。但我要说句公道话,若无三弟,我们家早就遇害了,哪有今日的荣华富贵。我自认不如三弟,这太子之位非三弟莫属。”

  历史上,李成器主动辞让太子之位,这才落到李隆基头上。如今,他还是主动辞让。

  “大哥。”李隆基对这个大哥是很钦佩。

  皇帝,谁不想当?为了当皇帝,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可以骨肉相残。太平公主、武三思、武承嗣就是活生生的明证,而李成器竟然主动放弃,无论怎样赞誉都不为过。

  “啊。”群臣大为震惊,一脸的难以置信。

  “我没听错?”

  “有人放弃皇位么?”

  “这好象只有史书中才有记载嘛,我怎遇到了?”

  震惊中的群臣你望望我,我望望你,议论纷纷。

  就是李旦也是震惊,瞪圆眼睛盯着李成器。

  “你们没听错,我不会当太子。”李成器再度肯定一句。

  “真的呀?这……如此高尚,只有周公能与之相比了吧。”群臣对李成器大为赞赏。

  “二弟,我不当太子了,你不会要争吧?”李成器向李成义道。

  “大哥,你说哪里的话。你是长子,你都不当太子了,我这个次子还能争么?我们家是三弟保全的,这太子之位非三弟莫属。”李成义冲李旦道:“还请父皇下旨,立三弟为太子。”

  “好!”李旦欣然应允,笑呵呵的道:“为了太子之位,可以骨肉相残,你们倒好,让来让去。有你们这样亲近的兄弟,父皇欣慰。传旨:李隆基为太子。”

  一场原本难以决断之事,因为李成器的主动放弃,立时就有了结果。

  选定吉日,李旦正式下旨,立李隆基为太子。(未完待续……)

  温馨提示:已启用新域名"",原域名即将停止使用。请相互转告,谢谢!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