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十五章 气象一新_大唐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威迫利诱,要他诬告李旦父子。张说却是坚持正义。要知道,在当时武氏横行,气焰滔天,张说能如此做,那是何等的难得。

  这几年,张说追随李隆基征战,立下赫赫军功,在军中的威望很高,由他来主持兵部之事,再好不过了。

  “姚崇。你把国策的具体铺排说说。”李隆基冲姚崇道。

  “遵旨。”姚崇应一声,开始具体铺排。道:“张大人,你负责吏治。邹大人,你负责律法……”

  一个接一个的指派,头头是道,如同早就深思熟虑了似的。

  而且,他指派负责的人,对这方面很熟悉,还非常善长,是非常合适的人选。

  “了得!了得!”李隆基看在眼里,大为满意,这个姚崇不愧一手打下了开元盛世的基础,确非幸致。

  今日才被任命为丞相,他就能如此铺排,太厉害了,没有几人比得了。

  “姚大人对群臣了若指掌,佩服!佩服!”狄仁杰看在眼里,大为叹服。

  狄仁杰主持国政多年,论起对群臣的熟悉,自我感觉好象还不如姚崇,他不得不服。

  “姚大人任人唯公唯贤,臣等佩服。”群臣也是赞赏有加。

  在这些任命的大臣中,有不少人曾经与姚崇不对付,与他作过对,他一点也不记仇,只看才干与品德,这份胸襟,谁能不服气?

  “姚大人的心胸比大海还要宽广。我等昔日没少得罪姚大人,竟然被姚大人派以重任,惭愧!惭愧!”这些与姚崇有过节的大臣感慨万端,心服口服,彻底服气了。

  “姚某主政,只看才干与品行,有才干,品行良好者,自当处高位。”姚崇脸一沉,一脸的严sù,道:“私怨之事,姚某要正告诸位,休得再言!休得涉及公务!”

  “遵命。”群臣一凛,慨然领命。

  唯有一人不屑,那就是张说,冲姚崇咧了咧嘴角,眼睛朝上翻。

  张说这一小动,群臣没有发现,李隆基却是看见了,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心里苦笑。

  姚崇和张说,都是才华盖世之辈,而且度量奇大无比,可这两货命里犯冲,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总是不对付,你看我不顺眼,我看你不顺眼。

  在历史上,这两货有仇,是因为互相参过对方。而如今,彼此之间就没有仇恨,更没有彼此参过对方,可还是看对方不顺眼,除了解释为命里犯冲,李隆基找不到别的解释了。

  “姚崇说得对!”李隆基把姚崇瞄了瞄,又把张说瞄了瞄,道:“朕不管你们是否有旧怨,朕要告sù你们的是,私怨不得误公务。若有人违反,不管是谁,诛九族!”

  这是在警告姚崇和张说,你们要私下里斗,你们就斗。但不得有损公务,不然的话,朕就不客气了。

  历史上,李隆基亲自出面,为这两货排解,都没有用,两货表面上答应,背地里还是在斗。直到死,依然在争斗。

  这才有“生张说不如死姚崇”的典故。

  这两货斗归斗,但是呢,翻遍史书也没有这两货因为私怨而有损公务的记载。也就是说,这两货把握得很好,绝不会因私而废公。

  对于这点,李隆基还是放心的。只要不损坏公务,他们要斗,那就当作这两货的一种“缘分”了。

  “遵旨。”姚崇和张说欣然领旨,还狠狠瞪了对方一眼。

  国策的铺排,姚崇安排好了。至于军略方面,这涉及到军事机秘,不能公开,李隆基没有要张说陈述,今天的朝议就算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执行的问题了,有姚崇在后面盯着,群臣不敢不尽心尽力,积弊在迅速革除,没过多久,就有气象一新之象了。(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