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51章 流水营地(中)_四合院里的老中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干就能干一辈子,也是很普遍的。

  这个原因,除了学习的范围相对较窄之外,也跟家里几代人的传承,自小就熟悉的脉诊、药柜有关。

  有些时候,传承成了饭辙,传下去的难度,也是相对不大的。

  这些村医、乡医的传人,也不能说个个都针对一科,或是一类病症,村医、乡医之中,也有真正医家传承的,只是相对比例很低而已。

  进京的这批人,也是下乡的赤脚医生按照李胜利要求,找到之后通过当地公社送上来的,因为也是首批,所以相对的要求也高了一点,所有人都是有坐诊经验的。

  对新上来的这七八十人,李胜利也是跟速成班、自训班的学员一样对待,进了营里,首先就是背功的磋磨。

  这批人虽说多半已经算是中医入门,但也只能算是而已,村医、乡医本就不算是正统的中医,传承之中既有优势也有劣势。

  优势不必说,主要的劣势就是能治疗的病症范围稍窄,用药上相对的随意。

  这批人好教也不好教,改了劣势,他们就是好教的,改不了从小耳濡目染的东西,教出来的,也就是个知识面相对广了一些的村医、乡医而已。

  中医用药虽说看似随意,但君臣佐使的法度也是森然的,真要是因为用药出了人命官司,君臣佐使不对,那就是庸医害命的官司了。

  玩不明白四气五味、性味归经还好说,玩不明白君臣佐使,不仅行医的风险很高,也不为正统中医所接受,没了君臣佐使的用药,在许多中医看来那就不是中药。

  合君臣佐使的为中药,不合则不为中药不是中医,这样的区分虽说糙了一些,但大致上就是这么个意思。

  这七八十人,经过自训班的背功筛选之后,李胜利觉着至少有一半,四五月的时候,就能进传承班学习了。

  这样的人,不要太多,能拢上来两三千人,函授班的架构也就有了。

  如今的函授班,在书信往来的提问上,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

  虽说之前定的是学员们之间交叉答疑,但目前老学员们的水平,也确实堪忧,答疑,教材上有的还成,一旦超出了教材的范畴,他们也就不灵了。

  现在陆续下乡的赤脚医生,在六七千之数,就这点人,已经让自训班这边函授答疑的周期,超出了一个礼拜。

  交叉答疑的效果虽说是不错,但答疑周期,却是有些长了。

  这还只是开始,随着下乡人员的增多,随着流水一般的人员,从自训班下到各自的需要负责的村落,随着下乡的赤脚医生,而扩大的函授班。

  没有合适的答疑人员,也就是函授班的师资,这个答疑的周期也会不断地拉长。

  如今的李胜利,除了每天的义诊之外,就是面对厚厚的一摞问题跟答复,自己来填补人员缺失的空白,蒲老等十余老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