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6章 乔迁_从1955年开始的日常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院子还是泥土地,最多就铺了几块碎砖垫脚!

  再说保留这些历史的痕迹,反而更有感觉,只要把四周磨平,尽量不留缝隙就好。

  地上都铺上了砖石,那四栋房子自然也模样大变,原来那都不能叫房子,只能叫窝棚,

  如今坐南朝北的正房比原来的房子加高了一米多,屋顶坡度更大,更方便雨水流出,正房分成三间,中间是中堂,也就是客厅,左右各有一间卧室,

  另外底部也加高了一尺,高出来的部分倒有四分之一在这里。

  门外也加了一条地面与房子平齐、宽约一米五、连通四座房子的抄手游廊,一直延伸到门口。

  东厢西厢比正房稍微低一点点,这是为了不影响正房的通风,格局也是和正房一样,

  厢房中间是宽敞的院子,只在西南角,将原来的水井改造成了压水井,又砌了一个水池,

  最后便是坐南朝北的南房,也就是倒座房。

  这栋房子背面靠街,不能开窗户,就只有北边一扇窗,采光、通风都最差,便被改造成了兼具待客功能的餐厅、杂物房,以及厨房和卫生间。

  说到卫生间,就不得不感谢当年的“跑步前进”大工程,

  50年代的时候,北京老城区进行大面积的排水沟和下水管道改造,老舍先生创作的话剧《龙须沟》,讲的就是建国后北京第一个大型民生项目“龙须沟改造”的故事,

  当年北京下水管道寥寥可数,各种河沟堵塞问题也非常严重,很多居民区用的还是“渗水井”,所谓的渗水井,其实就是挖一口枯井,井底并没有管道,附近居民的污水都排到这口枯井里,然后通过井底的土壤层自己渗透下去,

  如果排水量过大,土壤来不及吸收,污水就会积满后溢出来,那场面可想而知。

  几乎整个五十年代,北京都在跟“排污”做斗争,尤其是在最后两年的“跑步前进”期间,大量明沟被改造成暗渠,也新开挖了很多下水道,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尽管还有很多地方没有照顾到,不过这一片却恰好在改造范围之内,所以这座房子可以自建带下水管道的厨房和卫生间,确实要感谢“跑步前进”。

  就这样一间新建的大院子,不说“金碧辉煌”,怎么也得是“焕然如新”吧!

  可惜不是,

  新建的房子,看着却像是住过了好些年,

  这就要感谢关青提供的旧料。

  所有的砖石都是旧料,大部分是红砖,小部分的青砖,经过巧妙的安排,青砖被排成不同的图形,跟红砖混合砌在一起总算没那么碍眼,反而有几分雅致,

  但是再雅致也改变不了旧砖的事实,再加上陈建国故意不给外墙刷涂料,直接就是裸砖,看着就更显土气,

  却正好符合他“韬光养晦”的思路。

  街坊们看着土里土气的院子,也觉得非常朴素,本来还有点嫉妒的小心思,瞬间便散了不少。

  居委会马大姐还在故意说,“你要是材料不够,跟大姐说啊,大姐去给你想办法,不说刮涂料,抹点砂浆也是好的。”

  建房的时候不说这话,等乔迁的时候再说,明显是句客套话。

  陈建国却赶紧道谢,又腼腆地说道,“能住就行,要求不高。”

  如果让关青听到他这句话,肯定喷他一脸,

  别的什么都不说,就一条“暖气管”,便把大多数人家比下去,如今多少人家还是用的煤炉取暖,可这里呢,

  厨房的灶台有两个炉灶,其中一个却是一只小型锅炉,锅炉连着暖气管道,直通每一个房间,冬天的时候烧上,肯定比煤炉暖和,还不用担心煤气中毒。

  外面很粗糙,不过房间里面还是仔细布置了一番,水泥地面油光铮亮,新刷的可赛银墙面洁白如雪,看着就觉得舒服,只可惜大部分屋子都空荡荡的,只有正屋里摆了一点简单的家具,算是可以住人了。

  街坊们在各个房里走走看看,满足了好奇心,也吃了不少瓜子花生,不一会儿便陆续散去,走的时候还不忘抓一把糖。

  等到中午,文工团的战友们也过来热闹了一番,顺便帮忙把原来宿舍的东西都给搬过来,陈建国和梅映雪也算正式搬家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