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七章兰花入盆,金斑喙凤蝶!_山村小仙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高看我了,小提琴太过高雅,我这乡下人从小接触不到这种高雅的东西,不会拉!”

  宋檀儿说道:

  “我会弹古琴曲梁祝,你去把清弄琴和桌子拿过来,我给你弹一首!”

  “好嘞!”

  陈青牛应了一声,走进屋里,去书房拿来了清弄琴和桌子,将清弄琴放在桌子上,把梨木椅子放到了桌子后。

  宋檀儿走到桌子旁,从抽屉中取出青铜香炉,和一个防风火机,它打开青铜香炉的罩子,点燃了里面的小圆球,盖上了罩子。

  一时间,沁人心脾,袅袅的清香从青铜香炉的铜孔中逸散了出来。

  宋檀儿坐在梨木椅子上,神情俨然,开始抚琴。

  顿时,清幽的琴声传了出来。

  陈青牛听着清况致远的琴声,感觉自己的灵魂随着琴声走到当时社会风气正从自由走向保守,战乱不断,人们感觉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迫,反抗礼教和伦理的东晋时期。

  他见到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

  祝员外拒绝了女儿的请求。

  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员外说:

  “按卦而断,还是让令爱出门的好。”

  祝父见女儿乔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

  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

  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

  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

  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

  梁祝分手,依依不舍。

  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

  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

  英台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的太守之子马文才。

  美满姻缘,已成沧影。

  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令。

  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

  遗命葬鄮城九龙墟。

  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跹飞舞的一幕。

  一对金斑喙凤蝶体很有灵性,它们听到宋檀儿弹的琴声之后,也不留恋花丛了,开始围绕着它翩然起舞,画风美的不可方物。

  过了一会。

  宋檀儿弹完一曲,瞅了一眼两只在自己身旁飞舞的金斑喙凤蝶,对陈青牛道:

  “乏了,我回去休息,你收拾一下东西!”

  陈青牛应声道:

  “好!”

  宋檀儿瞥了一眼两盆盛开的兰花,微微一笑,起身朝屋里走去。

  陈青牛用真气将青铜香炉里的小圆香熄灭,放进抽屉里,清弄琴和桌子收拾进书房,走出院子,将两盆兰花搬到屋檐下,走进了屋里。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