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章 野战?_苏丹的新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野战?

  击溃了苏沃洛夫后,拿破仑决定分兵,留在克吕甘-纳波卡的奥地利军队只剩下三万人,带着两个新军旅和近卫军整编一师共计两万五千人,拿破仑踏上了征途。

  侯赛因帕夏被派往科姆拉茨方向,率领两万五千人,待到拿破仑击败科堡亲王,回师至福克沙尼时,迅速抢占科姆拉茨,切断俄国人的补给,为决战创造条件。

  剩下的部队由优素福帕夏统领,驻扎在布拉索夫地区以逸代劳。

  从原时空的历史轨迹来看,欧洲在这一时期的战术革新有两个领军人物,即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而它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合成军队的运用。

  合成军队的概念兴起于七年战争期间,在科林战役中败于奥地利的道恩元帅的弗里德里希二世,带着两万两千名士兵,急速转进西南迎击由法国元帅苏比斯亲王和奥地利的希尔德堡豪森亲王率领的六万五千名联军士兵。

  整个七年战争中最为经典的罗斯巴赫战役就此爆发。

  战场位于萨尔河北部,由于士兵人数上的巨大差距,弗里德里希二世罕见的采取了守势,普军的防线为南北方向,面向西方。

  而联军仗着己方的兵力优势,以三路纵队东进,直插普军阵地与萨尔河之间,意图逼迫普军后撤。当联军已经相当靠近普军的时候,弗里德里希二世下令士兵离开营帐。

  这恰恰被联军视作普军撤退的前兆,联军迅速加快行军接敌。

  然而此时弗里德里希二世已经收缩了他的左翼,将兵力集中于他的右翼,联军随即被引入了普军阵地南部与萨尔河之间的狭长地带。

  战役到这里,其实结局已然注定。因为所谓纵队,并非作战阵型,它是行军的队形,部队一旦接敌,即迅速转变为横队,使得己方在一条战线上拥有更多的火枪,形成对敌军步兵的压制。

  但在罗斯巴赫战役中,不利的地形使得联军难以展开部队,压制方随即成为普鲁士军队,借着火力优势,普军骑兵迅速击溃了联军先锋。

  但他们没有追击,因为在己方炮兵外的地区以骑兵压制对方只会造成步兵方阵的运用,战局随即僵持。

  在塞德利茨将军的带领下,普军骑兵开始迂回,将联军步兵进一步压向普鲁士阵地,当联军步兵已经大部进入普军炮击区域时,屠杀开始了。

  联军密集的步兵方阵在普军十八门重炮的轰击下迅速混乱,解体。

  抓住时机的弗里德里希二世指挥着普军步兵杀进联军阵中,先前进行迂回的普军骑兵从背后直插联军,会战的胜负完全决定了。

  是役,联军损失四千五百人,被俘五千人,普军损失共计六百人。

  合成军队的威力在这一战中展现的淋漓尽致,骑兵的机动性,炮兵的杀伤力,步兵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