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三 情报战线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官场素来神奇,只要不是政治上站错了队伍,就总有机会挽回的。

  说到底,在明朝官员眼中,“屈膝降贼”这个罪名比起上一年遍布朝野的“投靠阉党”那是差得远了,多跑跑关系,工作做到位,一切都还有希望。必要时候他们这些海外来客也可以考虑配合一下——老程念叨了那么多回招安,李教授总算给了他一个正面回应,虽然言辞很模糊,但作为希望已经足够。

  李教授的这番开导着实让老程大有茅塞顿开之感,为此他无论如何也不愿相信李明远教授这辈子没当过官儿。对此老李只是微笑不语——别看大明朝的北京城作了两百多年的首都。真要说天子脚下,皇城根儿的王者之气,那可绝对比不上现代北京城。

  作为一个生活在首都的现代北京人,六十年官场文化的浸润可非同等闲,就算是个的士司机恐怕知道该如何做官……李教授虽然专心搞文化,平时跟几个小部委的头头脑脑还稍微有点交往,对官场不是完全陌生。

  程叶高很快决定:安排人手去琼州府搞个办事处。人选他已经想好了——就是那个大管家,跟随他多年了,非常忠诚,办事也还算灵活。只不过在名目上稍稍有些麻烦,这年头可不能公然挂一块“临高县驻府城办事处”的牌子,何况他现在还背着个“通匪”名声。

  不过好在大明朝官场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官员自己不好经商,但却可以让家人仆役经商——朱元璋这家伙太吝啬,他给手下官员订的俸禄标准之低令人发指。然而那些掌握权力的官儿岂又是肯亏待自己的人?各种各样的弄钱法子很自然都出来了。让家人经商只是其中最正派,最合法的一种。

  所以基本上每一个有点权力的明朝官员都会安排一个亲戚或仆人做商人,有官员权力作为后盾,这样的商人还是比较容易赚钱的。另一方面这个商铺也往往被用来处理官员收到的礼物。大家心里都有数,互相给面子,不会去找这类商铺的麻烦。

  至于这个铺子里卖的货物,自然就由短毛们负责提供了。这个甚至用不着程叶高开口,解席就笑眯眯主动带着一份商业合作协议书上门了。上次他们送来的那些精盐和精白米,原本是让程管家带到府城去开路子的。因为不知道需求数量,都是尽量往宽裕里准备。结果这位很有经验的老管家把该打点的都送到位了之后还剩下不少,干脆都低价处理给了府城里最大的那家粮食铺子——这家铺子的后台老板在琼州府里相当有势力。

  白米也就罢了,那些颜色雪白,颗粒细小,入水即化且没有任何杂质的精盐在任何地方都是极受欢迎的。就算是进贡给皇帝的贡盐质量也不如它,这一点越是富贵人家越有体会。而琼州府的有钱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