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八三 临高女校(下)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理向学生们讲述清楚即可。

  调整之后的效果确实很好,毕竟无论在什么时代,女性的魅力特质其实是共通的。现在苏老师每次讲课也终于能吸引学生到座无虚席的地步了,就连张小妹那等毛手毛脚的假小子每逢这种时候也能老老实实坐上一堂课,听得连眼睛都不眨。

  …………

  除了思想教育,女校的其它各类学科也渐渐完善起来。胡雯接受了先前的教训,与宋阿姨,苏律师等人共同商议着,根据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实际要求来设置课程。经过筛选和咨询,最终是确定了以下几门课程:

  家政和员工仆役管理;家庭财务管理;各类红白喜事,宴会以及民间祭祀基本规程;儿童初步启蒙教育……另外还有一门不公开的生理卫生常识,以及经期,孕期和婴幼儿保健期的护理课程——这门课程是应医疗组强烈要求而加入的。因为当时由于不正确的卫生习惯而导致妇科病的女人非常多。生育时的高死亡率也与此极为相关。

  起初时还不觉得怎样,真正把科目列出来以后连胡雯等人都吓了一条——这个时代对妇女的要求还真不低,简直就相当于一家小型综合式企业的总经理了。

  在这个时代,一些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已经有了比较规范的女性教育,家中女孩在很小时候便开始学习上述种种。等到十五六岁出嫁之后自然就能游刃有余——当时人家都爱求娶大户女的原因也正在于此。

  但这种家庭教育毕竟还属于小规模,非正规的家庭作坊式,根据每家每户的习惯与特长不同,教出来的子女能力也各有长短。况且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这个财力,见识,以及能找到一位合适的长辈来教育女儿。这年头大多数人家还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男孩身上,对女人大都放任自流的——《红楼梦》中那位大名鼎鼎的王熙凤,出身于被民间称为四大家族之一的显宦之家,学会了管理家政却居然不识字可见当时家庭对女子的教育还是有很大缺陷的。

  就比如这第一批敢于把自家闺女送来女校中就读的大部分人家,都是家里有几个钱,也有些见识,或者是对女儿颇为宠爱,想着要让自家女儿接受教育,却又不知道该怎么教她们的。这才把闺女给送到短毛这里来——就想着短毛做什么事情都很厉害,不知道这建学校收女学生会做得如何?

  这第一批人都算是赌着了——也就短短一两年后,当这批女学生先后从女校中毕业回家时,她们的父母惊喜发现:自家闺女完全像变了个人似的,无论是谈吐,见闻,性格脾气,还是穿着打扮,都绝对不是他们这种小门小户所能培养出的样子。看那仪态风度,就是去公侯家里做媳妇大概也能当得起了。

  结果,这第一批的女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是一片大好,几乎每户人家都结到了令他们满意的亲家。而女校的毕业生们嫁出去以后,在其公婆和丈夫——“客户”那边也都大受好评。甚至后来还有大富大贵之家,慕名专程前来学校里求娶媳妇的……

  从第二三年开始,不但海南本岛,连大陆对面的广州,福建,甚至远至江浙一带,都有人不远千里把女孩送来女校求读,临高女校的名声一下子响亮起来。

  惨啊,好容易多了几票,却发现和前头越拉越远啊……

  不贪多,求个十张月票……有木有啊?{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