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五章 引君入瓮_聊斋之问道长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为了二甲,排名往前一些,总是会有些好处的。

  很快,所有人准备就绪,殿试也就正式的开始了,殿试的题目,由陛下亲自出题,题目的类型一般是策论,易安先前就有猜测,当前乃是多事之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殿试的题目,极有可能会跟眼前动荡的时局有关。

  他的判断可不是没有依据的,策论就是考察他们的能力,哪怕考题被他们事先猜到都不要紧,只要他们能够想出有效的举措,那他们就有脱颖而出的资格。

  要知道,关于这些事情的举措,就连朝堂之上的大多数官员都束手无策,得出的举措,也大多都是纸上谈兵。

  其实,朝堂之上有才能的官员,还是大有人在的,如果他们全是庸才,又岂能坐上高位,他们之所以装糊涂,只不过是不想损害到自身的利益罢了。

  当然了,题目不会直接点明,只是会换成相近的案例,简单来说,就是换汤不换药。

  易安抬眸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皇帝,这是他跟对方的第二次见面了,只是对方十之八九不会记得他,毕竟,他上一次出场的方式有些特殊,也有些无关紧要,但这些都不重要了,反正他也从来都没有在意过这些。

  就仿佛是心有灵犀,在易安看林诗茵的时候,林诗茵的目光也刚好投了过来,两人的目光对视了短暂的一瞬,便都分离了开来。

  只是没人注意到的是,林诗茵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不知易安知道她真正身份之后,究竟会是怎样的反应呢?

  与此同时,易安的心里也不免略感奇怪,对方的那个眼神,竟让他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不过易安也没有多想,可能是他多虑了吧。

  很快,殿试的题目就公之于众了,竟然是关于渭南灾情的策论,只是题目之中没有直接点明渭南,只是说出了渭南灾情的严重性。

  接下来的事情,就靠各位考生各显神通了,林诗茵之所以将渭南的灾情设为题目,也是有着她的考虑,这样做可谓是一举两得,哪怕是被对方提前猜到了题目也不要紧,关键是这些考生敢讲真话吗?

  如果他们的答案也是中规中矩的一些无用之言,那么就抱歉了,林诗茵可不想让一些趋炎附势之徒祸乱朝政,他们还没有步入朝堂就向那些奸佞低头,等真正步入了朝堂那还了得?

  现在林诗茵只需要一些敢说真话的人,有关于控制渭南灾情的举措,他相信许多人都能看得出来,敢说真话的人是一部分,至于谁能够位列前茅,就要看这些人之中,谁的逻辑比较清晰了。

  至于已经指派到渭南的两位侍郎,林诗茵自始至终都没有将希望寄托到他们的身上,他们就算不是废物,也离废物不远了,他们但凡是能够缓解一下渭南那严峻的局势,林诗茵就已经谢天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