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4章 皇室海上贸易_皇明圣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墨入朱出”,以赤色和黑色来区别财政支出与收入,此为“赤字”的由来。

  而这种保守的财政心态,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毕竟现在虽然有宝钞,但也不是信用货币时代,没有那种拿债务当财富的玩法,而且左脚踩右脚也确实不能上天,就跟普通家庭一样,量入为出节约花钱肯定是没毛病的。

  毕竟大明宝钞的失败,再加上此前元朝四次大规模换钞造成的经济崩溃,都是历历在目的,后果很严重,现在也没有哪个户部官员敢提换钞的事情,都是凑合着过日子,大明宝钞的贬值就权当看不见。

  而朱允熥懂得就更少了,相比于朱允炆,他更缺乏这些方面的教育,在朱允熥的观念里,缺钱好像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因此他说道:“大明宝钞自发行以来,在民间流通甚广,若是缺钱,加印宝钞就好了。”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朱标便皱起了眉头,朱允炆的回答还算靠谱,而朱允熥这显然就有些太过幼稚了,不过考虑到是孩子,朱标也没太过严厉,只是说道:“加印宝钞之事,需慎之又慎,宝钞过多,会导致百姓生活困苦,最终损害朝廷的信誉。”

  嗯,假如大明朝廷在宝钞方面还有信誉的话。

  “英儿呢?你有什么看法?”

  朱雄英沉默了片刻,道:“父亲所言极是,加印宝钞确实存在风险,而且现在连金银平准库都没有,宝钞的币值全看朝廷信誉几何,如今比之刚刚发行的时候,已是十不存一,再加印,恐怕百姓要造反了。”

  朱标叹了口气,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朱雄英点了点头,心中却另有打算.仅仅依靠发行债券和加印宝钞,很难解决远洋舰队的经费问题,要想真正筹措到足够的经费,还需要另辟蹊径。

  他思索片刻,对朱标道:“父亲,孩儿倒是还有几个想法。”

  朱标闻言,目光中闪过一丝赞许:“说来听听。”

  在朱标看来,十七岁的朱雄英,处事非常稳妥有条理,虽然父子关系还不算特别亲密,但也有了明显好转的趋势,因此,在很多事情上朱标还是愿意听一听朱雄英的意见的。

  “一方面是皇室产业,在很多被独霸的行业里,利益都被大商人完全掌控了,对于民生其实是不利的,而且有些行业关系到大明的经济命脉,全部交由民间商人也不妥,所以可以通过经营皇室产业来筹措一些资金。”

  “怕是有与民争利的嫌疑。”

  朱标对此还是有些犹豫,这是朱雄英第二次提了,但王安石变法弄得民怨沸腾的历史教训可并不算遥远,很多东西本意是好的,执行下去可就都变味了,那些宦官和下面的官员,一旦插手商业,把商人排挤走或是收编倒还是小事,就怕对着相关从业的百姓或者需要这些商品的百姓敲骨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