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九章 新军_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的。

  朱由检长在深宫,不曾出皇城,对外界的这些新闻知之甚少。看到天津日报的报道,他倒是了解了不少民间事情,觉得十分新鲜。

  更让朱由检感兴趣的,是天津日报的评论文章。

  朱由检最爱的一个评论员,是一个叫作“紫铜山人”的撰稿人。这个撰稿人写的文章高屋建瓴,对种种事物评论一针见血,每每有让人拍案叫绝的言论。

  比如这一天的《天津日报》第二版,紫铜山人就写了一篇文章,叫作《为什么兴国伯的兵马这么强?》紫铜山人写道:“兴国伯兵马强盛,无他,思想先进耳!”

  “因为思想先进,所以广泛装备火铳大炮,几百步外用大炮轰炸,几十步外用火铳杀敌”

  “因为思想先进,所以愿意给士兵配发高额军饷。士兵日日训练,练队列,练射术,练骑术,练刀剑。日日苦练,技法熟练出色,战场上遇到训练松懈几天一练的对手,岂能不摧枯拉朽”

  “因为思想先进,所以给予伤亡士兵极高的抚恤待遇,以至于士兵们闻战则喜,毫不惧怕伤亡”

  朱由检看完了这篇文章,久久没有说话。

  王承恩站在后面,从朱由检的肩膀上偷看了日报一会,笑道:“皇爷,这兴国伯的日报,处处吹嘘他自己的本事。幸好这日报被天津以外的士人封锁,传不出天津。否则天下人都要崇拜兴国伯,不知道有大明哩。”

  朱由检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李植在天津不但向士绅收税,而且私设法庭凌驾在官府之上。”

  “天津一镇,已经姓李了。如今李植在天津,是说一不二的军阀。巡抚在李植面前,只有垂首听命的份。”

  王承恩说道:“皇爷,虽然李植在天津跋扈骄纵,但他打灭了献贼和闯贼,平定了中原。天子以天津一镇换来天下太平,这买卖划算啊”

  朱由检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即便如此,也不能让李植一家独大。如果不改变现在的局面,李植的势力只会越来越大,以后恐怕连朕的征调都不听了。”

  朱由检站了起来,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步,说道:“朕要仿效李植的虎贲师,训练新军。”

  王承恩问道:“皇爷的意思是?”

  朱由检说道:“这一年来中原太平,剿贼的开销少了不少。如今朝廷可以增拨军资给各镇名将,如宣府的杨国柱、玉田的曹变蛟、京营的周遇吉、黄得功等,让他们装备火铳大炮,以火器成军。士兵装备鲁密铳和红夷大炮,配备绵甲,打造一支五万人,战力不低于李植虎贲师的新军。”

  王承恩说道:“皇爷圣明,鲁密铳一百步外可以杀人,比李植只能打七十步的火铳射得更远。杨国柱、曹变蛟等更是敢战的强将,若是辅以犀利火器,恐怕战力要倍增。”

  朱由检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这支五万人的新兵每月发响三两,再提供稳定后勤。士兵日日操练火铳大炮,练到十发九中,可以匹敌李植的虎贲师为止。”

  “我们还要学习李植的抚恤制度,士兵阵亡者,朝廷一律补偿一百两给家人,以免士兵家人衣食无着。”

  王承恩拱手说道:“皇爷睿智,如此一来,士兵们哪里还会害怕战死?一个个敢于冲锋陷阵,便是李植的兵马对上,也能够一战!”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