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四章 狗官_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到报告后,他只在几个最显眼的地方重新夯土。而其他危险部位,就全部置之不理,最终酿成了崇祯十四年的大清河决堤惨案。六十二名河边百姓葬身鱼腹。”

  “王思永为了骗取个人的声誉,置沿河地区百姓的性命不顾。其堂皇表面下面的丑恶行径,令人发指。”

  听到这个新闻,茶馆里的茶客们都有些反应不过来了。

  原来去年大清河决堤淹死的六十二条性命,该算到王思永的头上。王思永是轻徭薄赋不贪不色的清官,名满山东,却造成这样的结果。

  那个坐在前排,深受这些年来运费飙涨之苦的商人愤怒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伪君子!”

  茶馆里的茶客们面面相觑。

  不过最有杀伤力的还是头条新闻的最后一句话:

  “因为经费缺乏,大清河河堤至今未能修葺。只要再来一次大水,大清河河堤随时可能再次决堤。河岸两侧上万百姓的生命岌岌可危。”

  ####

  一连十几天,《山东日报》都用不少篇幅报道齐东县知县王思永的事情。王思永为了个人名誉害死六十二名河边百姓的事情,触目惊心。随着报纸的逐渐传开,王思永大清官的声名一点点破产,反而成为了文官不顾小民性命沽名钓誉的典型。

  士绅们再提起带头反对法庭的王思永,再也没法像从前那样满腹自豪。王思永在山东的号召力,经过《山东日报》十几天的攻击,已经荡然无存。

  而《山东日报》更组织记者,对残破不堪的大清河河堤进行了几次实地考察,在报纸上将考察后的结果公布于众,更是引得山东全省哗然。

  八月二十三日,王思永坐着轿子从县城城外回来,在轿子里愁眉不展。

  这十几天,《山东日报》对王思永赤裸裸地攻击,他几十年积累的声誉一夜之间土崩瓦解,王思永现在可谓是心如刀割。自己不贪财不好色,本以为没一点把柄可以被李植抓住,没想到李植却这么厉害,硬是把大清河决堤的责任盖在了自己头上。

  自己站出来挑战李植,最后自己会是什么下场?

  王思永在轿子里想着想着,轿子却突然停在了路上。前面传来一片喧嚣声。

  “青天大老爷,不能看着大清河再次决堤啊!”

  “父母大人,求你拨款修一修大清河河堤吧!”

  “青天大老爷,大清河河堤已经是不修不行了!”

  王思永听到那嘈嘈杂杂的喊叫声,心里一抖。他拨开了轿子的窗户,往前面看去,果然在县衙门口看到几百个百姓跪了一大片。百姓们显然都被《山东日报》报道的事实吓到了,不想被大水淹死,拦轿子要王思永修河堤。

  王思永哪里有钱修河堤?他当官几十年积累的好名声,关键就是免除士绅和贫民的田赋,齐东县的财政收支是一塌糊涂。能给衙役开出月钱维持县城的秩序,已经算是精打细算了。

  以前百姓们都觉得决堤是天灾人祸,就算知道内情的少数几个人也不会到处去说,王思永就糊弄过去了。如今《山东日报》这样大肆报道,这事情如何收场?

  王思永看着那些跪地磕头的百姓,知道这事是好不了了。他一挥手,朝轿夫们说道:“冲过去。”

  见县令不理睬请命的百姓,要从人群中间冲过去,跪在县衙门口的百姓们都有些愤怒。

  还要淹死多少百姓,大清河的河堤才能重新修缮?

  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吼道:“欺世盗名的狗官,你去年淹死了我父母,今年还不修河堤,我和你拼了!”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