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四章 兴师问罪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折彦质,御史中丞秦桧等人。何灌也在场,不过,他现在的差遣,已经变成“提举御营使司”。不要小看这个头衔,天子南下之后,所带的兵马,除了何灌长子何蓟率领的常捷军,就只有原西京洛阳留守张叔夜父子的部队。加在一块,也没几万人。再则,两河、山东、中原的部队基本上全完蛋,这种情况下,你再用三衙去统率军队,它能管谁?

  因此设御营司,把几路部队重新整编,全部都充作天子亲军。这支部队,负责行在的安全,当然要由极得皇帝信任的官员来掌管。张叔夜一死,何灌便是不二人选。三衙大帅,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虽然宋金议和的条件里,有处理相关责任官员一条,但何灌显然不在此列。

  “待金主答复之后,行在便须派出使者,赴各府州公干。岁币,明年开春也须备妥,送至大名府交割。遣返户口最为棘手,战乱一起,百姓争相逃离桑梓……”黄潜善连篇累牍地奏报着。

  赵桓忽道:“罢了。”

  黄右丞将奏本一合,退到一旁。那首相耿南仲,陪赵桓在东宫呆了十年,当初跟他一起兴风作浪的如李邦彦、张邦昌、李棁、唐恪等人,早贬得不知所踪,唯独他,照样身居高位,雷打不动。到了江南,这厮倒适应水土,脸上的疙瘩没见减少,气色却好得多。见官家有不悦之态,轻轻咳了一声,示意众臣别再提和议,换个议题。

  吴敏略一思索,即出班奏道:“陛下,李纲罢陕西宣抚使,如此一来,军政长官都出缺,人选当及早定夺。”

  赵桓心绪不佳,照例问道:“卿等有何建议?”

  吴敏奏道:“杜充沉鸷,可委重任。”杜充何人?原沧州知州,金军破城后,随宗泽军南下。时,折彦质姚平仲等围滑州,困大金国二太子斡离不东路军。彦质久不扣城,朝中非议,遂改任杜充。哪知此人对军事狗屁不懂,反倒被金军摸营,以致溃败。如果没这档子事,斡离不估计要么困死在滑州,要么就是投降,哪还用得着徐原徐卫率军狂追到河北?

  这事发生以后,言官往死里弹劾,军中大将们也深为不满,赵桓当时就表示要严办他。后来贬官到万安军安置。也不知走了什么门路,没两年被任命为梓州知州,任期未满,即召回京。

  这些年发生的事情太多,天子显然已经忘了杜充是谁,因此问道:“杜充何人?”

  吴敏没来得及回答,只听一人高声道:“陛下,杜充便是昔年围斡离不于滑州者。”

  耿南仲眉头一皱,脸上的疙瘩都拧成一团,寻声望去,却见是知枢密院事折彦质。他知道,当初杜充先是顶撞折仲古,后来又取代其指挥围城大军。举荐杜充,折彦质是肯定要反对的。

  赵桓仔细一回忆,想了起来。就是他胡乱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