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六百五十一章 政变苗头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天子的福气!失德、失仪、失信,这三点,他如果是直接对朕说,朕就算怒,最多也就是拂袖而去,不听他聒噪就是。”

  “但朕恨!他居然跑在德寿宫去发表这种言论,其居心何其险恶!他这根本不是直言敢谏,他这是搬nòng是非,煽象!朕岂能容他!”

  皇帝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几位宰相无从辩驳,徐六想了想,建议道:“既如此,也得先召见大臣,平息众怒,再治罗汝楫之罪。”

  “对对对,徐参政考虑周全,说得极是。”朱胜非附和道。

  赵谌费老劲舒口气,点头道:“就依徐卿之言!”

  不几日,朱胜非安排了几名具有代表性的大臣,包括主和派,主战派,亲太上派,在垂拱殿受天子召见。赵谌憋着一肚子火,赔着笑脸对几名大臣表示,撇开朝廷,直接对前线统帅发布命令北伐,确实有违祖宗之制,是朕的过失。你们也别闹了,都回来上班吧。

  大部分朝臣,本来也就是为了争一口气,现在皇帝都认错了,那口气也就消了。于是这几人回去一宣扬,众多大臣都觉得,反正军队也出发,皇帝也认错了,就这么地吧,咱们该干嘛还干嘛。

  但这样一来,却让太上皇慌了手脚。好不容易逮住这么一个机会,眼看着满朝大臣都反对皇帝,只要再加把劲,搞不好自己就一路杀回资政殿去坐着了。现在儿子一认错,反对大臣们立时跑了一大半,这可如何是好?

  当然,他不可能继续挑唆大臣指责和反对皇帝,他想出了另外一个办法,授意罗汝楫,说皇帝光口头认错怎么行,知错就要改,你绕过朝廷百官,直接命令前线统帅北伐,这件事情要从根本上矫正。

  罗汝楫很一点言官的本sè,敢说,不敢当着谁都敢说,而且不长脑子。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就要大祸临头了,不但不回去上班,而且还义正辞严地上了一本,反正噼里啪啦一大篇,最后提出要求,要皇帝把部队都撤回来,维持与金国的和议。

  所以说这人没脑子,书生意气,连基本的常识都不懂。大军出征,若非重大变故,哪有中途撤回的?shè出去的箭能飞回来么?

  赵谌看到他的奏本,气得是七窍生烟,恨不得马上把这厮扔到大理寺去问罪。所幸,在徐良等人规劝下,暂时忍住。

  可罗汝楫见皇帝不搭理,感觉是不是自己一个人分量不够?于是又联络多名官员,发炮一般地给皇帝上奏,甚至威胁说,如果皇帝不更改诏命,撤回部队,恐怕大臣们又要“居家待罪”了。

  朝中变故,虽然不是折彦质挑起,而却跟他有很大关系。可折郡王对此根本一无所知,正专心致志地打仗。在击退赤盏晖后,折家军继续攻蔡州,但金军凭城坚守,累日不下。在淮西军被分去进攻淮南东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