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百八十七章 过于自信了_咸鱼的自救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公司病中常见的几类问题。

  第二群体标签本身有利有弊,不能只看弊端。公司里熟人多一点还让人更容易快速融入公司,释放更高的战斗力呢。这方面楚垣夕必须信任公司二把手的眼光和选择。

  而且群体标签也得看是什么标签不是,小米的标签肯定比十八流野鸡企业的标签强的多。关键是对口,这群人来之能战,入职之后只需要熟悉业务,不需要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从企业的角度,培养自己子弟兵是一个需要耐心的选择,算是培养留鸟,而刘璐的引进算是飞来一群候鸟,只要他们在企业内安心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就算今后依旧远走高飞也没关系。

  第三就是小康现阶段确实缺人啊。经济寒冬中壮劳力是不缺的,管理人才特别是有经验的永远不嫌多。不然的话楚垣夕也不会让刘璐尝试沟通考拉的中高管。

  所以该插入插入,该放权放权,小康经营到现在一直都是一家离职率很低的公司,足以说明员工对公司的认同和满意度,而OKR制度保证了员工的主动性和上进心,在这种条件下楚垣夕不觉得招进来一批带有共同标签的管理岗会出什么大问题。这也是他希望收掉考拉的中高管的原因,候鸟也不是不能留下,群体标签也不是不能消化,这叫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结果十一刚过他就发现自己太自信了。刘璐这批老同事,楚垣夕防着他们搞出山头,结果山头没出现,出了别的大公司病灶。

  事情的起因,正是那两个跳线的年轻人,一个叫刘深,一个叫董冒。他们很像,都是农村娃,当了很多年留守儿童,以至于最该学习的时候错过,到去年年底,前后脚加入曹珊的神器公司,在巴拿拿品牌的旗舰店里做店员,其实是给小康代培。

  因此他们两人其实跟楚垣夕早就面谈过,楚垣夕启动小康之前是亲自去南方巴拿拿旗舰店里边挑人的,所有转岗的员工都聊过一遍。这种情况下,他们本就比小康后来在帝都新招的员工更有优势,被楚垣夕调岗也不奇怪。

  因为是从巴拿拿抽调过来的,所以肯定是里程碑3里的早期店员,楚垣夕给他们调岗是在七月份,然后多留意了一下。虽然不是非要捡拔遗珠,但是有这种case的话,如果他们做的好,能够出人头地,未来都是小康对外招聘的宣传素材,非常好的素材。即使从这个意义上楚垣夕也愿意多分配一点精力留意他们两个。

  刘深进的是物流组,这个组的工作对他很有挑战,因为物流组一直都在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以适应小康不断出现的新需求,此外还要尽快准备好里程碑4超大框架下的物流准备。

  因为小康不搞前置仓模式,所以物流成本的损耗不高,但是需要物流中心对SKU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