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37章 有个问题_赵玉曲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还有,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分别记录了不同的鬼怪,前两册都是牛头马面,或者夜叉画皮之类的厉鬼,您看得时候着重看第三册就行!”

  “哦?”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赵玉打开了文件夹,简单翻阅了一下,果然看到此处分为了三册。

  “这第三册上记录的,都是我国古代的著名冤死鬼,一共有十个,”张灵介绍道,“这些冤死鬼,有一些出自民间传说,有一些在《聊斋》、《搜神记》或是其他古书上有过记载。

  “当年陶玉兰杀人之后,给死者装扮的,就是这些冤死鬼的前五个,而关帝庙中这个被装扮成道士模样的,正好是第六个!

  “所以,那位崔女士说得没错,两件案子,应该是有关联的!”

  嗯……

  赵玉赶紧翻找,很快找到了标有“冠先”字样的地方,从这里再往后翻,但见书中赫然显现出了一副古老的插图。

  插图中所绘的,是一个身穿红衣的诡异女子,女子应该穿的是婚服,头上披着红绸子,看不见相貌。

  而更加瘆人的是,女子怀中还抱着一个刷白刷白的——襁褓!

  虽然插图不太清晰,但乍看之下,还是让人头皮发麻,浑身都不舒服。

  “这个冤死鬼叫做窦氏女,”张灵介绍道,“因为未婚先孕,惨遭男子抛弃,后来生下孩子之后,抱着孩子找上门去,却惨被男子的家人打死,从此变为了厉鬼!

  “而变鬼之后,她专门去勾引那些花心的男子,吸尽他们的阳气,让那些男子变成干尸……”

  “哇……这故事……”赵玉摸了摸心口,“好像在哪儿听过似的!”

  “是的,窦氏女这个人物出自聊斋!”张灵说道,“因为这个故事比较凄惨,所以当年拍电视剧的时候也没敢拿出来拍!”

  “这么说……”赵玉指着手中的《鬼王录》说道,“这本书,应该在聊斋之后了?”

  “不!”张灵肯定地说道,“《鬼王录》应该成书在明朝年间,那个时候,还没有聊斋呢!

  “我觉得,聊斋志异也是作者根据搜集来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所以……很有可能,是聊斋上的故事,借鉴了《鬼王录》,或者是其他渠道……”

  “哦,”赵玉佩服地说道,“看来,张队长可是没少做功课啊,这些小细节,居然都有研究……”

  “哦……您过奖,过奖了……”张灵受宠若惊,赶紧解释,“其实,在我们安都警局之中,对于66年前的那件鬼王案,也都是有所了解的!

  “所以,在出了这件案子之后,我们也都怕案子还会继续下去,所以早早把《鬼王录》看了一遍……”

  “嗯,有心计!看来……”赵玉叹道,“我们的确得抓紧时间了!下一件鬼王案,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啊!”

  “是!”张灵打了个敬礼,“我已经通知了各个小队,轮班休息,歇人不歇调查!”

  “好,”赵玉转身冲曾可说道,“今晚,我和曾可一起值守吧,其他人休息!”

  “别……别玩儿我了好不好……”冉涛尴尬地说道,“你们俩盯班,让我一个人去睡觉吗?不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强烈要求,和你俩一块盯班!”

  闻听此言,众人相视而笑。

  十分钟之后,赵玉等三位男士,来到了当地警局特意为他们准备的办公室内,三人没有闲着,立刻展开了调查工作。

  查资料的查资料,看视频的看视频,而赵玉则按照惯例,开始在白板上书写办案思路。

  结果,他才刚刚写了几分钟,便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急忙对曾可说道:

  “曾可,你再把死者牛金奎当天的视频记录好好看看,好像……啧啧……”

  “怎么了老大?”冉涛忙问,“你不会这么快就找到线索了吧?”

  “不是,我只是有点儿好奇……”赵玉说道,“如果那把古琴是死者牛金奎自己的,而凶手又没有去过死者的家里,那么……这把琴是怎么到的案发现场的呢?”

  “……”曾可和冉涛还在理解着赵玉的意思。

  赵玉却接着说道:“如果牛金奎是晚上在某个地方遭到凶手绑架的,那么……琴呢?他大半夜出去,难道还背着琴吗?”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