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三集 求职记_红楼之磨石为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位祖上荣国公...宝玉你拉我干什么?”

  贾宝玉一躬到底:“原来是元公后人,失敬失敬。”

  又给侯晓康之子侯宣拓介绍:“北宋理学大家之后,不可不敬也。”

  侯宣拓吓一跳,理学大家最可怕了,比皇上还可怕。

  周思敦还礼:“罢了罢了。不知者无罪。我说你们应聘不上,是有道理的。你们连碎叶的基本规矩还没搞明白呢,怎么能干得了这等开辟宇宙新路的事?少读些朱熹的书,多看看物则不通,神妙万物的道理。我也是给人家修了半年的铁路,才明白了祖上的深意。”

  得,连贾宝玉也听不懂了,他心目中的理学就是禁锢吃人的那一套,还真不知道周敦颐到底是个什么想法。

  北宋周敦颐,坚定的改革派,最先提出“无极而太极”本体宇宙论,“文以载道”论,“明慎用刑”论;他的《爱莲说》不仅一直是课本课文,还是被穿越客抄袭最多的一篇文章之一。

  可以说无爱莲不君子,无爱莲不青楼。据不完全统计,用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初入士林安德青楼搏名。

  当然不能被他一说就回去,总要试试看。万一和中原一样,进门报报爹和祖上的名号,就给个“龙禁卫”什么的,不又是能走马章台了吗。

  不出半个时辰,都面如死灰的出来了。人手抱着一张考卷,面面相觑,考官说了,那么喜欢报祖上的名,就家长签了字再给送回来。不签字的,丢弃了的,报相关部门知晓,取消三年以内任何公职招聘资格。

  周思敦信心满满的出来了,看着他们傻站在那里,过去嘲笑了一番:“如何?”

  贾宝玉叹口气:“这些题,真是没道理。什么甲站出发时速三十,乙站出发时速二十,全长一千里,问何时中途相见?在多少里处相见?”

  “哦,这是翠叶学堂五年级要学的,十岁的题。”

  肖鲲霄不顾贾宝玉脸红,也过来问:“那这题呢?甲站上车五百人,乙站下车一百上车六十,丙站上车二十下车三百,到达丁站时,车上还有多少人?”

  “八岁的题。”

  “问这些到底有什么用?”

  周思敦鼻孔朝天拿过贾宝玉手里的卷子:“问什么时候两车相遇,在多远之处相遇,其实是问中间车站的安排。就一根铁轨,相对而行不提前让开的话,岂不要撞在了一起?哟,考官的评语是蠢?够客气的了。”

  “不知周兄是如何作答的?”

  “我是...为什么要告诉你们?”周思敦拂袖而走:“老子啃了半年的沙子才明白的道理,凭什么告诉你们!”

  众人都莫名其妙,这位怎么这么傲?我们也没惹着你啊?

  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贾宝玉抱着他的卷子回来,藏在自己屋里,他爹贾政上班去了,到了晚上才回来。老太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