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9章 繁荣的航空市场_重来199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够载客108人,完全能够满足国内此时的载客需要。

  最为重要的是,为了扶持新舟900的发展,对新舟900飞行航线申请有优待的。

  像是新舟700,申请航线基本上就一申请就一个准,而且还相当迅速。

  在机场建设费上面,也免掉了的。

  免机场建设费,这不是就能够将机票价格给降低下来嘛。

  王顺昌之前的时候已经听说了韩松林今天过来。

  王顺昌过来,星飞工业按照正常安排,孙志行应该进行陪同的。

  星飞工业的一个副总来陪同的,也解释了一下,孙总为什么没有过来。

  王顺昌笑呵呵道:“韩董,是我要请你多多关照才是!”

  买飞机,一般很少说全款给买。

  甚至很多航空公司,为了实现快速发展,买飞机直接不断的贷款。

  贷款买飞机,或者买回来飞机直接直接抵押贷款。

  除了飞机能够抵押贷款之外,航线也可以贷款。

  将航线以未来收益权的“期权”方式进行抵押贷款。

  谁玩得最为溜,当然是海航了。

  海航如此搞,简直就在刀尖上进行跳舞,一旦遇到什么事情,那么资金链就可能随时遭到断裂。

  在2003年的时候,海航受到了一次打击,亏损14亿多。

  韩松林眼睛微微一眯,自己关照国航?

  国航可是国企,用不着自己来进行关照。

  那么,王顺昌这意思,可就很耐人寻味。

  “哈哈,相互关照才是。星飞工业和华国航空都是华国的企业,我们就得要相互关照,共同发展。”

  韩松林和王顺昌聊起了国内的航空市场发展。

  华国的航空业发展可谓极其的迅速,货运就先不说了。

  就说旅客运输,年旅客运输量超过一亿人。

  2006年,年旅客运输量亿人。

  今年应该能够达到亿人。

  这几年时间,旅客运输量那是年年的上涨,或者说每个月都在上涨。

  乘坐飞机出行的人数不断的增加,那么自然的,对飞机的需求就变得更加多了。

  韩松林很清楚华国的航空市场到底是怎么个情况:“现在,我们国家的航空市场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十年后,我们国家乘坐飞机出行的人,每年应该能够达到6亿人次。”

  6亿人次!

  王顺昌愕然的看向韩松林,这怕不是在说笑哦?

  “怎么,王总不信吗?”

  王顺昌认真的看了眼韩松林,从韩松林脸上,看不出任何开玩笑的意思。

  韩松林为了让国航买飞机,而故意如此说的?

  王顺昌不会如此的认为,已经到了韩松林这种程度的人,基本上不太会乱说话了。

  人在不同阶段,行为模式有不同的。

  韩松林已经过了需要通过谎言来达成目的的阶段。

  “韩董,我信你说的话。只是,年运输旅客6亿人次,实在有些吓人了些。”

  此时的华国航空占据整个国内航空市场的28%。

  在航空市场如此有潜力的情况下,王顺昌想到了一个事情,如果有一家航空企业有了充足的资金支持,那么必然会快速的发展起来。

  比如说飞雀航空。

  飞雀航空背后,是星海集团。

  星海集团控制着民众银行,能够影响到thc银行。

  另外国内的其他银行,在有星海集团的担保下,肯定愿意向飞雀航空贷款的。

  飞雀航空可以迅速的发展起来一支庞大的机队。

  至于说飞雀航空缺飞行员和乘务人员?

  飞雀航空可是和民航飞行学院有着全面合作的。

  另外军方退役的一些飞行员,也直接的转入到福达航空当中。

  福达航空是一家专业的货运航空公司,飞行员有不少都是退役飞行员。

  福达航空也随时的能够转成军事运输单位。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