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一四章:持续震惊!_大时代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窑大队包产到组,市里省里的压力让韦达难受,不过砖瓦厂这集体企业,却是无可指摘的。

  当下,他便问:“砖瓦厂在哪?”

  “在山脚下,距离这几百步,几分钟就到。”严东明恭恭敬敬回答。

  “养猪场呢?”

  “就在河边,三两步。”

  “那先去养猪场。”韦达大手一挥。

  于是,一群人纷纷去养猪场,说是场,其实并没有多大,占地面积只有一百多平。

  养猪场建在河边,味道不是很好闻,靠得越近更是臭的不行,不过在场的干部们,各个挺朴素,即便是县里的一哥韦达,也对这臭味视若无睹,直接往里面走。

  一间长二十米,宽六米的茅草屋,矗立在河边的岸上。

  韦达看一眼猪圈,浑不在意,四下看一遍,直接钻进茅草屋,其他人见状纷纷跟进去。

  站在栅栏外面,他挨个看着里面的猪。

  猪圈不小,东边六个,西边六个,一个有三米多宽,三米长,里面挤着两头不小的猪,正哼哧哼哧在吃食。

  “个头不小嘛?”韦达突然说一声。

  正在讲解的严东明停顿一下,便回答道:“还行,挺能吃的,一个生产组负责两头,四十个人,绰绰有余,除了麦麸和杂粮以外,地里的杂草也给消耗了,冬天卖了钱,明年我们打算扩大规模,有了养殖经验,直接翻四倍,养六十头。”

  韦达不由哼一声:“有这个雄心壮志是好事,不过饭要一口一口吃。”

  严东明笑了下,没有反驳,回应道:“是,我们一定落实书记的指示,稳扎稳打,绝不冒进。”

  旁边的人,闻言也笑了。

  韦达看了严东明一眼,又问道:“养了三个多月了,这猪有死的吗?”

  严东明神色轻松,回答:“书记,是这样的,我们饲养前,请了县里养殖方面的专家和技术员,给我们做培训,同时,我们还请养猪场的老师傅,手把手的教,饲养过程中,一出现问题,立刻请县里的人过来处理,同时教我们,到现在,生过病,但没有一个头死的。”

  十二头猪,长势大小差不多,如果期间有死亡,绝对个头不一。

  “而且,猪粪也有了去处,经过发酵后,我们拉到地里给庄稼施肥,长势不是一般好,比化肥都好用。”严东明又补充一句。

  突然,旁边的李季成不由感叹:“邓公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果然是有道理的。”

  这话一出口,别人都不好接,韦达书记瞥一眼李季成,没有再说话。

  “走吧,去砖瓦厂。”

  砖瓦厂建在半山腰,就地取材,山上刚好有黏土,这砖瓦厂要占用土地,建在半山坡正合适,占用的也是不大好的山田,没有水给它灌溉,地里的土质更一般,正好用来烧砖烧瓦。

  顺着土路,韦达到了地方,眼睛四下一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