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 不可思议_医生从开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讲,细胞的培养,也就是换液、分装这些最为基本的操作,但是,这是一个好的开始,陆成明白自己才来实验室第二天。

  就有师兄和师姐愿意给他操作让他练习,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了,也代表了别人的认可。

  有了基础的实验放手了,那么后续的实验,还会晚吗?

  当天的下午,就有一个师兄主动地带着陆成完成了一次WB的相应操作,并且,还有一位做了过表达基因转录处理细胞组的师姐,还带着陆成做了RT-PCR的操作。

  陆成知道这个RT-PCR的操作目的。

  这是进行很多实验中都是比较重要的一环。

  比如说,我们需要研究一个基因,那么一般都至少会分成以下几组。

  第一组,某个基因的普通对照组,也叫阴性对照组,也就是不进行任何的处理。

  第二组,则是某个基因的过表达组,使得这个基因在某一个细胞的基因序列中高表达,高表达之后,看它后续实验中,是否会出现与阴性对照组不一样的地方,来进行判别基因的功能。

  同样的,为了避免它增多的阳性效果带来的误差,同时会对这个基因进行沉默或是敲除,也就是在沉默了这段基因,不让它表达功能的时候,与阴性组对比,是否会出现一系列的差异。

  如此更具有说服力。

  这是常规的第三分组。

  第四分组,如果需要实验更加的完善的话,那么肯定还需要用一个专门的基因沉默的药物,与正常组作比较,证实它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沉默的,以验证这个基因具有研究价值,甚至可能用于临床。

  以上的四个分组相互比较之后,就是一组比较完善的实验组的分配了,做到这么系统的对比,说服力自然是大大加强。

  但是,这一切对照组有效的前提就是,你得证明你的确是过表达了或是沉默了基因。

  这个时候,就需要RT-PCR来验证基因序列的表达量了,也是用来筛选可能出现的,转染不成功,或是转染效率很小的情况。

  很多的实验,很可能有人因为麻烦、费钱就会省掉这一步,但是这并不符合一个比较严谨的实验流程的。

  因此,陆成也是知道了RT-PCR的相关操作流程,至少看了一遍,再结合理论的知识,下一次自己要做的时候,心里至少知道该怎么做。

  而且以陆成现在几乎是过目不忘的能力,这些操作他只要看了一遍,几乎就能够完全记住,所以根本就不害怕到时候重复不出来。

  ……

  如此一来,陆成在实验室的第一小步,就这么走了出去。

  实验室里的人也是知道了陆成这个新人的存在,而且,在秦霜、凯瑟琳等人的介绍下,她们还同时给一些研究生的学弟和学妹交待,如果有什么简单的,不愿意做的,比较麻烦的操作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