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三三章 家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境外的资源可以给大明源源不断地提供生产资料,那个时候,哪怕是强制,也要开始在孩子们中间普及义务教育。

  这三天对朱瞻基来说略感无聊,但是对其他人来说,却是一场心灵的净化。

  这些出身底层的百姓,因为贫穷才选择当兵,甚至不惧成为军户。他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无数悲惨的经历。

  而这些经历,用他们笨拙的语言说出来,又会让他们之间相当有共鸣。所以经常可以看到上面一个人在讲,下面和二三楼哭成一片的场景。

  所以当这场英雄事迹大会,或者说诉苦大会结束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还觉得意犹未尽。

  以后的键盘侠们衣食无忧地躲在电脑后面抨击时政,诉说不公的时候,根本不能理解这个时代的人的要求有多么低。

  有人一辈子的追求,可能就是让家人都有一套冬衣穿,有一床被子盖。

  而这些在后世最基本的生活要求,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场梦。

  因为这个时代是僵化的,你是地主家的孩子,一出生就衣食无忧,你是穷人家的孩子,那就要被剥削。

  土地里挣的一点收入,还不够交税,交租,能吃饱肚子都是奢望。每年还有最低一个月的时间,自带干粮去做免费的劳役。

  你想去打工,对不起,没有路引,你连门都出不了。而不管是工场还是酒楼招收学徒,最少要受七八年的免费苦工,才能有正常收入。

  这些社会的不公,只能是最底层的人受着,只要能吃饱饭,就没有人造反。

  朱瞻基在当上皇帝,掌握大权之前,也改变不了这种状态,即使真的掌握了大权,也很难改变,因为这些都需要人来办这些事,而这些人都是既得利益者,他们是不愿意改变的。

  朱瞻基只有一个脑袋,一双手,不可能一下子直接把桌子掀翻,来造自己的反。

  而且,最重要的是整个社会对这个状态是习以为常的,他们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天经地义的,即使他想改变,别人恐怕也会认为他疯了。

  所以他现在只能给这些人一个向上的通道,让所有人知道,不仅仅是只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只要从军,英勇杀敌,同样也能改变命运。

  所以,他要把这一百二十人当做种子,在军中,在全社会宣传开来。

  让所有人知道,哪怕是一个小兵,只要有功,同样能成为上层阶级。

  而这些受到影响的人,以后都会成为朱瞻基改革的坚定支持者。

  他现在不缺上层的支持者,缺的是下层的支持者,所以这次的战斗英雄评选,最高官职的人,也不过是个守备。

  没有知道朱瞻基真实的目的,他们只认为朱瞻基这是想要在改组完成的海军烧第二把火,全面改变海军的士气。

  第一把火当然是每日集训,如今的士兵营养不够,十天半月才能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