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三九章 东南不同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不少印第安人都被迷住了。

  朱棣和朱瞻基下车,所有人跪倒在朱棣和朱瞻基的面前,包括那些依旧处于目不暇接状态中的印第安人。

  三拜九叩的大礼之后,朱棣亲自上前扶起了候显,而朱瞻基上前扶起了易信。

  他们两人一去三年,圆满完成了朱瞻基赋予的任务,而且还超额完成。现在带回来了这一万印第安人,几乎将整个美洲的土著部落一网打尽。

  这些人来到大明,接触到大明先进的文明,回去了以后,自然会因此向大明学习。

  那个时候,再派出官员前去教导他们,事半功倍。

  候显是内臣,见礼之后,就跟在了朱棣的身边,而易信是武将,这个时候依旧只能跟手下待在一起。

  朱棣今日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像一个普通老翁一样,与一帮将领一一见礼,不时还笑呵呵地拍打着将士的手臂,勉励几句。

  昨日晚间,舰队就已经抵达了新江口水寨,今天上午才进城。

  他们抵达新江口水寨的时候,就得到了消息,皇上已经下了禅让诏书,而议长蹇义也已经接了。

  只不过,太孙殿下却一辞诏书,如今还没有答应。

  但是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已经代表了权力的顺利过渡。

  不管在什么时代,禅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皇位的交接,也就意味着权力的更迭。不仅仅是皇位的更迭,更是新旧势力的更迭。

  这种新旧势力的碰撞,才是最危险的。

  不过朱棣跟朱瞻基之间,却有一个历朝历代都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朱棣西征。

  朱棣西征,不仅是一场军事行动,三年的西征给了朱瞻基足够的时间,将大明社稷牢牢控制住。

  朱瞻基已经将朝廷控制住了,军队现在也都听他的,朱棣回来之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这才是禅让的主要原因。

  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就不存在新旧势力的更迭,少了内耗。

  所以,他们今日都一直很在意朱棣的情绪,不知道这位强势的大帝,到底是不是真心退位。

  现在看到朱棣情绪颇好,他们的心全部放了下来。

  虽然太孙殿下一辞皇位,但是事不过三,到了第三次的时候,殿下一定会身登大宝。

  易信身为朱瞻基的嫡系,在这个时候,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在人群的后方,杨道的心情也平静了许多。

  昨日刚到新江口,父亲杨士奇就派人联系上了他。

  对朝廷的局势,对朱瞻基和朱棣的性格,他自然比杨道清楚的多。

  虽然朱棣回来以后要禅让,一开始也让他震惊不已,但是他很快就想通了这其中的环节。

  朱棣让朱瞻基监国,朱瞻基干的太好,将所有人都收为己用。

  朱棣回来以后,应天府的大变样,官员的离心,他一方面觉得这个国家他都快不认识了,一方面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如果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