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0 将计就计_大周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西戎王和秦相国吕不韦的关系很好,这两年在秦国的支持之下发展的很快,甚至有盖过赤狄和白狄部落的势头,入秋以来,他多次袭扰大周边境,只不过大多时候都被大周的巡逻队打退,正愁着过冬的粮食一事怎么解决呢,戎狄王派来的信使刚巧赶到。

  西戎王不假思索的答应了,不过他有一个条件:拿下边城,自己的那份粮食要占总量的四成,他才肯出兵一万,少一粒都不行。

  戎狄王答应给他四成,自己要四成,剩下的两成归赤狄王。

  赤狄王敢怒不敢言,要知道一开始发起攻击的就是他,付出组多努力的也是他,现在倒好,沦为拿最少一份的人,这帮白眼儿狼!

  西戎人加入进来,戎狄兵力从一万五变成了两万五,超过姬杰两倍好要多。

  这些天姬杰不出战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积极备战,就算边城墙矮沟浅,也总好过于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利用好以这一点,就能慢慢的磨光敌人的锐气。

  滚木、礌石,这些东西基本属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东西,要多多准备;把数十根长矛做成一辆刀车,一共做了数十辆,放在城墙上,到战时移动至敌人云梯将要砸下的位置,对付上面的敌人。

  把硫磺和硝石砸成小块,塞进柴草捆中,堆放与城墙上,这玩意儿烧起来不比纯硫磺和硝石冒的烟少。

  双方都做好了战斗准备,正要大打出手的时候,天公不作美,一场秋雨不期而至,看样子至少要持续半个月左右,不管是攻城还是守城一方,都受到很大影响。

  戎狄王下令暂不攻城,他仔细的研究了地图之后,定下一个新的计策——水攻。

  绵绵秋雨将附近的几条河流连在了一起,水位跟着升高,他命人在高处筑起堤坝蓄水,待水量足够的时候开闸水淹边城。

  只要能造成边城尺余深的积水,燕国士兵的双脚就得泡在水中,不肖几天的功夫就会溃烂从而丧失战斗力,盔甲、兵器也会跟着生锈,弓弦也会腐烂断裂,待雨停之后定能一举拿下城池。

  戎狄王想到的,姬杰也想到了。

  他派人一方面在城中挖排水沟,将大军营帐移到高处,另外让人在城外开凿导流渠道,一旦戎狄王下令开闸,他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计策是多么的愚蠢。

  雨整整下了十天,河中蓄水量是下雨前的三倍还多,戎狄王亲自指挥手下扒开了口子,直泄而下的洪水犹如万马奔腾,朝着边城咆哮而来,在他的眼中,边城仿佛已是一座鱼鳖之城。

  眼看洪水就要灌城而入,却在城墙前发生了变化,大部分被导流渠疏导到其他几条河中,小部分留在导流渠中,在城外形成三道圆圈。

  明明是三道护城河!

  最远的一道距离城墙数十丈远,想要接近城墙只有两个选择,游过去或者在箭矢如雨的情况下架设桥梁。

  一道也就算了,现在是三道护城河,单单越过这三条河要伤亡多少将士?戎狄王傻眼了,本以为自己的计策是万无一失的,没想到帮了姬杰的忙。

  姬杰很成功的玩儿了一招将计就计。

  请收藏:https://m.bqg93.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